返乡记(53)

2月14日,年初三。这次返乡又是行程满满。

第一站:娘家

年初一就和母亲约定,初三上午去芦墟野猫圩看望荣字娘娘。亲戚中,荣字娘娘是最年长的一位,而且病得很重。

往年,荣字娘娘没得病之前,春节和中秋节我们必定去看望她,得病了,更是不定期去探望。去探望的基本上就是我、妹妹和母亲三人,我们与荣字娘娘的感情比较深。

这一次,我让父亲一起去。退休后的父亲难得出门,活动范围除了上街买东西就是所在的住宅小区里。很想让他出门逛逛。

第二站:小镇老家

从城里带回几盆绿化,它们太大,不适合放在阳台上。家里院子这么大,让它们充分享受阳光和雨露。

院子里的吊兰被寒潮冻坏,全部枯萎,这次带回绿色枝条,打算重新种植。

另外,除夕夜煮的年菜,剩余很多,必须及早处理。

从车上下来后,父亲巡视一遍院子,看看这,摸摸那,充满感情。20年前,建这幢房子的时候,从打桩、放钢筋、水泥浇筑、铺石条……我父亲天天到场。可以说,老家的每一块砖石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我们去野猫圩,先生在老家,种吊兰,重煮年菜……

第三站:野猫圩

接上妹妹,汽车往野猫圩而去。

野猫圩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港南浜,是比较大的动迁安置小区。荣字娘娘家就在那里。

荣字娘娘躺在床上,闭着眼,毫无知觉,叫她也无任何反应,就像“好”了一样。上次来,还能听到她神志不清的胡言乱语“敲敲敲,敲吾三记耳光”,现在听不到了。

生命的蜡烛已经燃到尽头。

荣字阿姨定要留我们午餐。她儿子一家平时住城里,春节返乡,两个孙女围在身边,家里热闹多了。

第四站:元荡

元荡是江苏吴江与上海青浦交界处的一个湖荡。“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后,青浦金泽和吴江汾湖以及浙江嘉善,作为C位中的C位,合作更加紧密。

2020年6月,元荡里架起了一座连接沪苏两地的公路桥梁,又在旁边建了一座景观桥,周边区域种上绿化,环境优美,成为附近居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没多久,元荡就成为网红打卡点。

天气晴好,游客很多。

“看呐,放鹞子!”听到这样的话语,特别亲切。青年人已经听不懂“放鹞子”为何物,而我们这代人以及老一辈都知道,“放鹞子”就是放风筝。

景观桥上显示,双白线以东属上海地界,以西为江苏地界。

“快来看呐,那边有油菜花!”荣字阿姨的大孙女蹦跳着前来通报信息。原来,上海这边的黄色花草被孩子误以为是油菜花了。

行走在步道上,我不停地给大家拍照,留下美好的印记。

站在元荡东岸,遥望河对岸的汾湖,那里有座高塔,是康力电梯的试验塔,汾湖地标。康力大道上的枫华外国语学校就在原来的福禄贝尔乐园里。

想起福禄贝尔,又是一番感慨。

小孙子在家,妹妹一直惦念着想早点回去。2点钟,我们结束了元荡的行走。

第五站:某农庄

舒庭在常去的农庄宴请朋友们,跟大家一起过节日。她说,情人节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中老年人也应该好好享受,重温年轻时的浪漫爱情。

除了唱歌吃饭,舒庭还送每家一根红线(充电线),一块核桃糕,四块巧克力。想得极其周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