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断变好可以从观察琐事做起

写作背景:

阅读周岭老师的《认知觉醒》,深受触动,决定实践每日小记,但是之前是当作日记在写,决定之后要把公开小记,我的生活不太会有惊天动地,但点点滴滴的琐事就是我的人生,希望每次自己都能从小事中得到启发,也希望能给看到的读者和我自己提供不断进步的力量。

4.20日触动事件:

今天带女儿去卫生院喝霍乱疫苗,我把疫苗端给小孩子之后转身去拿疫苗的本子,并且我老公陪伴在我女儿身边,结果小孩子不小心把霍乱疫苗弄洒了,我老公大喊了我的名字,说洒了,反应有点强烈,并对我带着指责的语气说了句,你刚才转身干啥去了。我的第一反应是,很平静,并对女儿说,这是个小事,并找医生重新泡了杯疫苗。

这件事情给我带来的触动点有哪些?

1.为什么当下我老公的反应这么激烈?

我老公第一反应是怪我,可能是因为人们习惯性的不会把过错方归咎在小孩子身上,但我认为作为一个3岁的孩子,她有能力做好自己端杯子喝水的这个行为,她完全可以为此负责,当然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小心的事件,所以属于过失事件,和小孩子说句“下次小心点”也就可以解决了。

第二个,我觉得如果有事情发生,人总会潜意识找出一个非自己的过错方,从而为发生的事情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这就让我思考起了,现在很存在对立面的“出门带娃父母和乘客”,这几年高铁带娃父母和乘客之间争吵的新闻层出不穷,我自己也是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真的觉得各退一步海阔天空,乘客们不要随意给孩子冠上“熊孩子”的标签,带娃父母也要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出门前先和孩子约定,在车上不要随意吵闹,还在襁褓的孩子,一天睡觉时间比醒着多,哭闹的时候可以抱着来回走动;已经有意识的孩子,就已经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了,只是耐心差一点,那就可以适当的用动画片,零食让其安静下来,不可对孩子过于宠溺,真的你不好好教育你的娃,总会有社会帮忙教育他。而也希望乘客放下心中的偏见,有的小孩真的很乖很有礼貌,可以给大家带去快乐的,稍微降低内心的期待值,多点包容,我自己也经历过小孩子安安静静就被警告的,或者被投来嫌弃眼神的,小孩子对情绪很敏感,会伤害到他们。明明还是有很多成年人,大声交谈,外放手机声音,但大家对带娃父母就是会多了一份敏感。

2.我的处理方式?

对于我自己而言:如果是以前的我,我的本能反应可能和我老公差不多,大惊小怪,但从这件小事,我意识到了阅读的力量,原来我自己也可以变得很强大,我让理智脑发挥了几秒钟的作用,告诉自己,学会控制没什么难的,说实话我很开心而且充满了继续变好的自信。

对于婚姻情感而言:打完疫苗之后,我很平静地和我老公讨论了这个事,我说本身这件事没有过错方,只是小孩子打翻了杯子的小事,他不应该那么来责怪我,这样的做法会让我心里不舒服,我真诚地把我的感受告诉他了,他沉默的听完了,我知道他听进去了,这说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反而会加深我们的感情。

今日主要是这件事带给我的感触比较深,虽然这件事情很小,但我坚信只要我记起来,这件事情就会对我以后处理事情带来正向反馈,如果我不记下来,一定就遗忘了,理智打赢本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要时时告诉我自己我绝对可以变得更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