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目前已经在世界占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同类制造企业 ,如纯代工型、自研自造型、自研外发型等, 那么我们的企业在同行业内、中国内、甚至全球市场,如何才能拿到一席之地,我认为有一个好的产品技术理念之外,更重要的是生产产品的品质是否被大众认可,市场品质的认可,首先是要有一个稳定可依赖的制造流程及稳定可控的制造品质管理制度;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稳定可依赖的制造流程及稳定可控的制造品质?我从我从事制造业车间运作管理近十年的经验总结如下:
1、任何产品的制造过程都应该有品质管理的岗位关键点:
我们任何管理人员的精力有限,管理要学会抓重点;一款产品被消费者使用到,我们在制造过程中都不是单一岗位所完成制造的,甚至一款产品会分解到许多岗位后,每一个岗位作业人员都需要多个重复的动作及多个不同动作才能完成一个岗位的部件制造,往往从品质出现问题的数据总结分析得出,使公司管理层头痛的都总是出现问题的频率在某一个制造岗位,甚至某一个员工操作的某一个动作上重复品质异常的发生,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制造运作管理人员及品质管理人员要学会分析产品品质制造特性,学会发掘分析各个岗位品质的关键控制要点至关重要,从而改善制造过程中因作业人员、设备缺陷、技术能力缺陷等所导致的批量性异常及后工序市场频繁投诉的品质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去发现各个岗位的品质关键点呢?
我们的品质关键点是来至于同行业的教训、工厂已出现过异常历史记录、新产品首次导入各岗位点对点的排查而形成的,从而简要的制作成《岗位关键品质控制检查清单 》,如下例图:
2、任何的控制要点及管控安排未设定有效的执行检查制度等于零:
管理的安排及控制要点真正操作人员是一线作业人员,控制方法及布置要求的永远是上级,要想让操作人员执行上级的对策及改善方法,首先要做的是把要求及控制要点传达给一线作业人员,在传达培训中,我们不仅是开会通知,更应该关注作业人员是否明确接收到要求及理解到要求,作为管理人员及对策的制定者,要把各岗位关键点制作成一张方便员工携带的小卡片,让员工首先做到的是每个人先读几遍,其次是要求操作人员背出自己岗位关键点,部门车间主管及品质管理人员前10天左右要亲自带领自己团队到一线抽问作业人员是否能够背出关键点,从而达到员工知晓并明白知道出现问题需要承担责任的结果。
最后,我们需要安排一名专职的稽查人员,根据《岗位关键品质控制检查清单 》进行有序、定时、定点稽查并形成稽查清单,每日上报稽查情况及每周形成稽查总结PPT报告,进行管理干部检讨,这个稽查员一定是专职的 ,不可由原有的品质部门代替,因为原有品质部门人员,他除了检查产线工作之外,还需要做自己该岗位本职工作,其次,会有其他因素导致品质人员未执行到稽查的作用或者品质人员违规无人稽查导致产生异常的情况(如还有疑问,请考虑我们共产党为什么要专门成立违规/反腐等小组),以下是岗位关键点卡片例图:
3、有效的检查制度外,需要提供有效的检查管理工具:
管理工具的提供是为检查者、管理者对制造过程有规律性的监控及为违规者有效取证,管理工具可分为工厂已购买的设备生产系统监控,我们工厂现在购买的设备99%都能记录设备运作过程中的制造数据可作为检查及调查的依据;其次,每个工厂都应该给生产车间的每一条生产线安装清晰的监控摄像头,以方便给到管理人员使用作为管理工具;从主题之外而谈,外面大到国务院开会,小到一个小卖部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这是最为广泛也是最有用提升现场执行及掌握现场实施情况的管理工具,有了工具后,我们要安排班组长,稽查员及各级管理人员频繁查看监控,掌握一线生产情况及对策执行情况。
4、过程制造品质的稳定来源于关键岗位员工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工厂制造企业无论如何用心去挽留员工,永远都会有人员流失,也会有人员加入。那么在人员更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证产品品质的持续稳定及效率的持续保持,我们任何产品的生产流程及细分到任何一个生产车间,我们都会有较为复杂出错率较高的岗位,也会有较为简单出错率较低的岗位 ,管理人员需要学会保证关键岗位人员流失后能够有熟练的人员补入,使其制造过程中是稳定的;任何车间的一条生产线,管理员要把简单岗位且又较稳定的人员培养成多岗人员,从而有关键岗位人员流失,立马可以从简单岗位多岗人员补入,那么我们新员工就可在简单岗位快速入手,保证生产品质及效率。
5、关键点已培训的红线违规人员永远不可有第二次违规机会:
我从事工厂制造管理近十年,经验告诉我,犯错违规导致重大品质问题的永远是个别员工重复之前的错误。所以作为管理人员一定要有大局观,对违规红线还未造成实际损失的人员要敢于做出人事调整,绝不可有再给一次机会的想法,容易犯错及执行力差的员工永远不可放在品质关键岗位,一旦出现实际上的错误,将是不可挽回的后果,更会因为自己管理理念的不成熟,害了自己的下属及更多人员。
6、制造运作管理人员及品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品质:
A、必须具备以身作则,制度下面人人平等,首先自己遵守制度,不可因一人一事而影响品质制度的运作;
B、敢于面对问题,敢于数据透明化,不可因为怕承担责任而隐瞒问题;
C、要有先进的品质控制理念,在制造过程中能够利用现有设备防错的必须以现有设备进行防错,同时也不可一味购买设备增加企业成本,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而定;
D、品质管理者要有“搞事情”的能力,管理者永远要清楚,再没有出现实际问题前要时时防范,防范的来源在平时过程中,作业人员犯错,管理人员要学会把小事看做大事处理,方可降低大事的发生。
以上,是我对品质策划管理的见解,您我共勉。(以上论文为本人自传,他人不可盗用占为己有,一经发现将追究法律责任,下期我将为大家分享如何提升生产效率,如何有效做出计划达成率)
以上谢谢!每周更新2——3篇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