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故事的教育》读书笔记(十五)
文/李现风
2024年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以以下三个出发点为目的:
一、书中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二、书中的值得借鉴的做法,提升自己的教育技巧;
三、书中的美句,有鉴于哲理性的句子,提升自己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教育文化水准。
读《做有故事的教育》作者王维审读书笔记十五:
第三章从“教育叙事”到“叙事教育”
二教育叙事的试水与内涵分析
118.我的教育叙事之路主要涉两个方面:一是写故事,叙事写作是我成长的最原始的起点;二是讲故事,用“故事法”改善班级管理是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
119.王维审老师在整体研究各级德育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学校德育主题,并把三大德育主题细化了二十四项意识或能力要求,以“学会做人”为例,我们把它分解为自我意识、集体意识、劳动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公民意识、国家意识和国际理解能力共八个小项,每个小项都有具体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评价。通过这样的细化分解,我们就形成了以“三个学会”为主题的“三大项二十四小项”德育目标要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操作性纲目和纲领性理念,统领学校的德育工作。
120.我与学生进行了深度交流,学生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优秀的人,不能因为别人做的不对而跟着他去做,更不能因为别人做错了就以更错的方式去处事。因为那样你就降低了自己的水准。
121.每位班主任要结合“故事大课堂”揭示的主题,进行叙事性主题班会的备课。
122.叙事班会与常规班会的最大不同就表现在德育事手段上:常规班会往往以讲道理为主,把空洞乏味的人生道理灌输给受教育者;叙事班会则是通过鲜活生动的故事把人生哲理、生活道德传递给学生,通过故事的浸润达到“大教无痕”的境界。
123.从本质上来说,教育叙事是方法、手段,叙事教育是策略理念。
教育叙事在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一是教师通过撰写教育故事,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从而获得专业成长;二是教师通过故事化优化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从而促进专业成长。
叙事教育的本质在教师通过故事理念实现教育理念。故事理念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教师认识世界、他人和自己;二是以它所传递的社会文化规范、风俗习惯来塑造教师。
这个意义上来说,叙事教育是一种超越方法与技巧的教育理念。
124.从形式上来说,教育叙事是点上的行动,叙事教育是面上的体系。
125.从实践上来说,教育叙事独自成行,而叙事教育则是教育范式。我所构建的学校叙事教育模型,就是以故事为元素,把故事理念贯穿到学校教育体系之中,以实现学校教育在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四个纬度上的拓展。时间维度上,故事从周一早晨开始,贯穿周一全天,并延伸到全周。空间维度上,故事从升旗仪式的特定地点,到教室、校园乃至家庭,直至扩展至社会。人物维度上,讲故事的人由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事件维度上,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有故事的讲述,还有讨论、交流和总结,甚至辩论和质疑,在这样的理念之下,叙事教育真正实现了故事的价值,成了一种有意义、有温度、有可操作性的教育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