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拼凑而成的乐队,成员看起来并不靠谱,但特征鲜明,有老人家、有小孩子,男男女女,最终登上舞台,且呈现效果还不错,甚至在之后彩蛋的映衬下,让人回想起来竟很是热血沸腾。
这种剧情,可以是来自十年前的台湾电影《海角七号》,也可以是出自内地的《缝纫机乐队》。事实上,单论剧情中的团队临时搭建、成员经历艰辛、再成功登台演出这样的模式,我们还能就近想到好莱坞的动画片《欢乐好声音》和今年暑假话题度蛮高的《闪光少女》。
所以也因为有《海角七号》、《欢乐好声音》、《闪光少女》等等在前,到这部《缝纫机乐队》的这类故事,对于观众而言,便惊喜变少。
大鹏以喜剧立身,他和乔杉都是我特别喜欢的喜剧演员。由大鹏导演、两人共同主演的《屌丝男士》,作为一部数年前的网剧,至今回看,很多段子依旧不老,甚至“大保健”的梗已经无人不用、无人不晓。
而到《缝纫机乐队》,范伟、岳云鹏、宋小宝等人的客串,让它可以更加喜剧。实际上,这可能是岳云鹏在《煎饼侠》之后表现最好的一部喜剧影片——有些演员,可能天生就不合适当主演吧。
而从电影的完成度来讲,《缝纫机乐队》也是好于《煎饼侠》的。《煎饼侠》结尾古惑仔四人组的出现,作为点燃“情怀”的秘密武器,在当时将该片的评价和票房掀到极高的高度,除此外,它就仅剩《屌丝男士》的“IP效应”与贯穿全片的“梦想”关键词。
这一次,大鹏仍然试图用他的最强手牌“情怀”和“梦想”来调升影片品级。两张手牌的花色,是“摇滚”。
因为是大鹏、乔杉主演,实际上影片里,乔杉的戏份还要更重要一些,所以《缝纫机乐队》首先是喜剧;但观看过程中,你会发现,片中的以摇滚为内容的“情怀”“梦想”又渐渐占了上风。
谢天笑、高虎(痛仰乐队),这些在新老摇滚爱好者当中颇有号召力的大咖在片中都有客串,而且怎么能少了像《煎饼侠》里古惑仔那样的香港元素。于是我们在《缝纫机乐队》中还能看到Beyond乐队黄贯中、叶世荣,当然还会听到他们的歌。
稍显可贵的是,片子里面,大鹏在剧情的进程中向古力娜扎等人介绍“摇滚音乐”,说那是一股劲儿。如此诠释,简单,也简捷。也难能可贵地让“摇滚”由花色转为内容。这样,连Beyond乐队歌曲带来的审美疲劳都可以被原谅了。
这几年,摇滚音乐题材,虽不乏作品,但也几乎是内地市场的禁区。从卢庚戌《怒放之青春再见》,到崔健《蓝色骨头》,再到秦昊主演的《摇滚英雄》,还有郑钧的《摇滚藏獒》,包括笔者曾经有所参与的《爱在摇滚的岁月》,票房成绩多暗淡。这也让“摇滚”这个词,凭空更添壮烈感,就像电影里被折断的巨大吉他雕塑。
所以,换个角度看,大鹏贡献给大家的这部《缝纫机乐队》,将以有史以来国内票房最高的摇滚题材影片的姿态,助摇滚音乐解禁于电影市场。
古力娜扎很好看,还有公园中央巨大的吉他雕塑、结局演出时台下千百架子鼓组成的大场面,以及彩蛋,等等。于是如它的英文片名,小城集安在片中就成了“City of Rock”,摇滚城。
可是,在最后,我还是特想吐槽——
真正的“摇滚城”难道不应该是出过万能青年旅店乐队、诞生了《我爱摇滚乐》杂志、民间英文名是“Rock Home Town”的我大石家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