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确切地说,张洁是我最心疼的作家,也是我最感谢的作家。因为知道她曾经的弯路,我才有机会幡然醒悟修正自己。
小时候,我是家中孩子里身体最结实的那个,又是女孩,父母忙于上班,所以即使不是贫苦人家,却也早早当家,七八岁就能把整个家照顾得井井有条。
可是我也不愿干活,看着兄妹们玩耍,我也想……可是不行,父母回家后该做的事没做好会挨批……兄妹们那时候不懂事,看见我羡慕他们就对着我起哄笑话我,所以整个童年,我过得一点也不开心,心里有时候甚至恨极了父亲母亲,就因为他们总让我干活……
初中时候,因为这种怨恨,我甚至有段时间故意不和母亲说话。当时,我自己也不知道具体多长时间,是后来有一天母亲眼中含泪说:你已经一个月不跟我说话了……我这才知道,原来有“一个月了”。也许是母亲的眼泪牵痛了我的神经,也许是我觉得自己太过分悔悟了,这才结束冷战,可是心里仍然怨恨。
高中时候,住校,一个月回一次家。刚上高一的那个月,是我人生第一次离家那么久。大概两周的时候,我开始想家,可是女孩子的自尊和要强的个性不允许我在别人面前表露出来。
直到某天清晨,邻床同学笑着问我:昨晚是不是做梦了?
没有呀,怎么这么问……我很惊讶,因为丝毫不记得曾经有梦。
听见你叫“娘”……同学说话的声音低了,头也低了,那一瞬间,我看见她的眼红了,还有泪……
学校规定月底的周末才能回家,非月底的周六下午为自由时间。那个周六,我决定回家,到家只在院子里看看,再坐同一班车回来。
进门的时候,母亲刚刚下班到家,站在院子里。看见我很惊讶,我高兴地朝母亲跑过去,一下抱住了她!母亲也向着我张开双臂:抱抱我家大闺女……
这是童年之后目前为止我和母亲唯一一次拥抱。
那一刻,所有的怨恨仿佛从未存在过,我心里只有想念,只想见到。
后来,大学,和家虽不在同一城市,却并不遥远,由于已经习惯分离,有时候放大假都不会回去,一年到头除了寒暑假,回不几次家。
大学毕业,留在了上大学的城市工作,后来成家,生活更忙碌,不回家好象成了天经地义的事……
第一次警醒,是有次在晚报上看见一篇文章。作者的母亲过世了,她想妈妈的时候,就在地上铺上报纸,把母亲在世时给她手工做的棉鞋拿出来,穿上,走一圈。双脚在温暖的鞋里,就象小时候在妈妈手……
我好象看见母亲离去后,自己只能睹物思人的凄凉。从此,我每周都会给母亲打个电话,最多两个月会回一次家。
第二次警醒,是看见有人说,假设每个人都能活75岁,共900个月,以30*30的尺寸刚好可以画满一张A4纸……我那时算了下,即使每两个月回家看一次母亲,今生我们总共也没多长时间共处了……那一刻,我好象看见母亲离去时自己立在一侧的样子……
还没完全忘却900个方格的时候,经常逛书店的我偶然看见一本书,封面是一行揪心的字:世界上最疼的我的那个人去了
那一年,我的孩子落地,稚嫩美好的生命让我明白了许多当初苦苦追问的为什么,放下了许多曾经的愤懑,心中对父母不再有丝毫芥蒂。
那天,我在书前站了很久……终究没翻,也没买……可是,它就那么刻在了脑子里……
后来,某天,看电视,它就那样始料未及地撞进我眼里……“我”急呼呼心疼地责怪母亲为省钱买烂苹果,不舍得去医院,半搀半拽着母亲在小花园里“锻炼”身体……让我仿佛看见未来的自己,和母亲……
我没看完,转开了……因为心里象洗衣机在甩干衣服,缩得紧紧的,疼得紧紧的……
我从小记忆力为身边人所乐道,甚至记得襁褓中时候母亲抱着我和父亲吵架的泪眼,其他人都不信,说我怎么可能记得那么小时候的事,可是我知道那是真的,因为母亲惊讶的眼神。从少小到离家,从自己是个孩子到如今也做了别人的娘,中间和母亲相关的桩桩件件,我都记得。那段时间,每天想起之前的事,一时觉得温暖,一时觉得懊悔,一时觉得羞愧,一时觉得难过,百感交集。可是,我还是应该庆幸,因为最疼我的那个人还!在!
如今,母亲年过七十,按900个方格算,两个月回一次,每次住两天,一年只得六次,十二天……满打满算,我和母亲今生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了,可是,她还在!我至少还有两个月时间好好地和母亲相处,告诉她她也是我在这世上最疼的那个人!
从看见那电影我就告诉自己该把性子收着些了,陪母亲时间多些,跟母亲在一起时开心些……我自私地希望,等到母亲故去,我可以对着母亲安祥的脸和在天之灵说:老太太,等着我也去了的时候咱再一块玩儿呗
我这一生,终其一生也许不会有什么建树,不会有光宗耀祖给母亲脸上增光的时刻,可是只要我能安安稳稳地在左右陪着开开心心走完这一生,于母亲来说,就是满足了吧 :)
亲爱的,只看你那书的标题,我就知道你和你的妈妈有过多少悲欢离合;看的那点电影片段就能知道你心里有多少悔恨和自责,可是,我想你应该会知道,她老人家对你从来只有体谅和无条件的支持,她从来没怪过你……
放下那些难过吧,愿你和妈妈重逢有时,愿相见时候你能说:呀,老太太,你还在这儿等着我玩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