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凶者也》的幽默

如果说《烈日灼心》是在探讨人性的复杂,那么《追凶者也》更像是一部接地气的黑色幽默。真实到每个细节都像是生活本身,巧合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只是一种戏剧式的幽默搞笑。

黑色幽默之一:语言魅力

一部电影,要很多元素集聚到一起才能形成整体的风格。本片以云南话为主,夹杂小凤的东北话,钱老板的普通话,售票员的云普话。多种语言生态,既像是我们生活的这个热气腾腾的世界,又代表着不同的文化符号。

宋老二被警察带走跟被害者老婆吵架。镜头里只有两个人头,被害家属极度悲伤下的丧失理智,宋老二情急之下的愤怒失控,在几句你争我吵中迅速升级,甚至都觉察不出哪句不合适,因为句句都类同于我们身边小摊贩的吵闹,带着不假思索的推断,带着懒得解释的鲁莽。

小凤假意请猫哥修车,猫哥不耐烦,刚开始是蛮横的云南话,“你吓死老子了”,后面被金钱诱惑,有点半推半就,还开玩笑地学了小凤的东北话,一种心态上的放松。

小凤杀人那场的语言,就更有意思了。杀人前说的段子在电影里面共讲了两遍,第一遍是在杀猫哥的时候,像是一个优雅的热身,杀手身着白西装,娓娓道来讲着吓人半死的段子,配合着一招一式有备而来的动作,把观众和猫哥逼出了一身一身的冷气。第二遍是在被警察围攻的时候,杀手衣着狼狈,看见自己心爱的女人被绑着,自知走投无路,但是仍然想像个杀手一样,完成最后优雅的自我终结。这个时候的段子更像是一种仪式感,因正因为这个仪式没有完成,给杀手最后的倒下又加了一层唏嘘。

黑色幽默之二:多角叙述

电影里面这种叙述方式并不少见,尤其是在犯罪片里面,关于案发经过,每个人都有自己角度的说法。本片也是这样,用不同的人物来做故事主角,讲述同一个案件始末,丰富多样的案场细节,充实案件背景。更重要的是这让整部电影更像是以全知视角,来试图还原真实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注定只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别人生活的配角。而真正的事实其实谁也不可得,毕竟一个镜头也只是一种角度和立场。有新颖感,每次在不同人物为主角的故事里,我们都可以发现新的亮点,比如,杀人犯其实一直就活动在宋老二的周围,比如宋老二几次不详的预感……有层次感,同一个现场,因为多次的讲述,有了前后左右的人物活动,变得丰富立体,画面里的每个人都有了温度气味。

黑色幽默之三:人人有理

有句鸡汤的话叫,一个人成熟的标准是发现没有人可以苛责,那么套用下,一个成熟的电影让每个人物都有理有据。当杀人成了小凤不得不做的故事,那么杀不成甚至会让观众感到失望着急。完不成任务,就拿不到钱,拿不到钱,就不能和自己的女人离开声色场所,甚至还要面临着生命危险……这个杀人犯居然激起了我们的共情心,以至于当你看他一次次地失策,一次次地被打,一次次地赌气说可以完成……理智上,他是个杀人犯,现在却阴差阳错手阻挠,让人觉得可笑;情感上,他是个想买房子的小房奴,因为杀错人,不得不一步步走下去,现实无奈得跟出门买菜都被坑的我们一样,无从选择又无可回避。而当自以为正义的宋老二去找到幕后黑手理论时,我们发现,这是个圈,每个人都有理由这样做,都有自己不得不的苦衷。这个圈是无解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要杀你,任何人都想杀你。”“要杀你,任何人都可以杀你。”“想你死的人,何止一个。”“让你死的人,只有一个。”才不...
    萌叉叉大人阅读 1,358评论 1 1
  • 枪,凶杀案,小偷,小姐,酒吧,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在一个蛮荒西部的农村展开帷幕,上演了一个耿直、易怒开汽车修理铺的...
    憧一阅读 883评论 0 0
  • 第一次写电影观后感,不知道会写成什么样子。 《追凶者也》是一部黑色幽默类型的电影,如果满分10分,我会给它9分。电...
    任泡泡阅读 3,709评论 0 0
  • 在看《追凶者也》的时候,我很难相信这是曹保平导演执导的作品,因为但从戏风上来看,觉得更偏向于宁浩的黑色幽默系列。...
    莲笙吖阅读 569评论 0 0
  • 熄了灯 眼前依旧一片光亮 光刺眼 已无睡意与倦意 踮着脚 小偷般出现在阳台上 向上看 分不清是上下弦月 心里竟一阵恐慌
    予以佳酿阅读 18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