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没有太阳,挺凉快的,偶尔滴几滴雨。中午吃过饭后不用在不见天日的地下室了,可以沿着路边去散步了。虽然园区这儿特别偏,但是走到园区东门那一片却是特别的热闹。有不少的饭店,天气凉快食客们都在外面吃饭,三三两两的好不热闹。再外前走一点,在大路中间或两边每个不耽误走车的地方都摆满了小吃摊。以前去的时候只有五六家,而现在队伍壮大的有二三十家。卖米线的,卖凉皮的,卖盒饭的,卖卤面的,卖烧饼的,卖热干面的,卖粉浆面条的,卖炒面的,卖汤面的,卖烩面的,卖凉粉的……到了那,非要驻足观察一会儿了,否则还真不知道选择哪一家。

园区有不少员工,园区对面有不少物流公司,所以来小吃摊吃饭的人不少。甚至还有公司老板经常光临,这是有一次我去吃饭听摊主说的。
加班的时候或是公司厨师的请假没饭时,我也会去那边吃,我不喜欢大饭店,更喜欢这种烟火气,接地气,热闹。我最喜欢吃的是一个阿姨的野菜杂面条,她卖的还有粉浆面条。人特别实在,5元满满一大碗。她做的面条粘糊,实在,不像在别的地方吃的稀汤寡水的,味道也不纯正。真是时时刻刻想念。有一次我带儿子来办公室带他去吃,他也很喜欢。我经常买一个我老家的人卖的老家的高炉烧饼,买一碗她的面条。有一次吃了她的两碗杂面条,撑的我几乎要扶墙走了。
有时跟她聊起来,她说她先卖的,是当时跟别人学的,她卖了以后生意不错,于是她的亲戚也都跟着学了起来,有她弟弟,弟媳,她妹妹,反正是影响了一大家子人。
我甚至想跟她学,等我退休了以后也卖杂面条。一为喜欢吃,二是可以糊口。
回来的路上也想起了20年前刚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四处碰壁。后来经人介绍就先去了一个刚开业的特大型超市做促销,这个超市有两层,每层估计有300米长,二三十米宽,所以员工也超级多。那时候工资很低,超市对面是个都市村庄,每天又有大量的人员流动。所以小吃摊就异常的繁荣,到处都是。我们都是抽空去吃的,都是选择超市对面的最近的小吃摊,那时候最常去的一个阿姨卖米线的小摊,记得是一块还是一块五一碗,竟然很好吃,上面还会盖着好几块鸡丁。现在想起来都想吃。现在15块钱一碗的米线有时候也难得有那么多的鸡丁。
还想到以前跟着姐姐去一个医院旁边吃粉浆面条,一块钱一碗,吃不饱再加五毛钱的。五毛钱再盛个大半碗,这样一顿饭就解决了。而且特别好吃。后来再找那个大姐,她已经不是流动摊贩了,而是租了一间门面房,当然粉浆面条也涨到了五块钱一碗。这让人也不好意思再让人家添半碗了。
现在的都市村庄都拆完了,小吃摊越来越少。真的让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