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之难,难在开始。
耶鲁世界学人的写作培训课给出的克服写作恐惧症的秘诀是:“告诉自己,坐下来,只写五分钟就好。"
五分钟可以写一句话,或者就是写透一个概念,或者输出一个读书笔记或观影后感。
而在日更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哪些具体问题呢?
1.怕写砸怎么办?
有的人写作坚持不下来,是因为单纯地害怕自己写不好。前期酝酿期太久,拖延着没写,导致畏难情绪不断攀高,没有动笔就已经放弃了。
有经验的作家会告诉我们:要有勇气写砸。
2.没有成块的写作时间怎么办?
这就要培养随时写作的能力。
在一天当中,如果有灵感闪现的时候,不要压制,马上用一句话输出来。
当然,这也意味着学会适应随时停下写作的节奏,因为有时候毕竟是工作时间,但是也可以把刚才刚才写的只言片语,记录在备忘录上,然后当晚对其进行归类整理,或是二次拓展加工。
拓展加工的时候,保证写100字以上,这个要求不高的,很容易就降低了坚持的门槛。
但是遇到当天非常有感觉的题材的话,起码要写够500字。因为这是能写出初度深度的最小篇幅。
3.不知道写啥咋办?
我们必定在一段时间后会进入到“主题短缺”的状态:每次想写却不知道写什么?
就像篇头所说的,可以写一句话,或者就是写透一个概念,或者输出一个读书笔记或观影后感。
甚至更随意些,可以为了写而写。
因为随着思路的打开,思维维度的拓展,这个问题会得到解决的。本质上是不可能没得写的。
思路开发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需要一个坚持的过程。
最后引用一个例子。
一位国内有名的小说家来学校开讲座。提问环节一位观众问:
普通人应该如何成为一名小说家,当我们的经济收入无法支撑理想时,应该如何平衡?
小说家给他的答案是这样的:
“今天回到宿舍,打开电脑,双击一个叫word文档的东西,敲下第一个字,你就已经是小说家了。”
打开电脑——双击——敲下第一个字。
而我们需要的是每天能坐下来,只写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