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庆节的7天长假对我而言,是一场漫长的浩劫。
拖着俩娃,上了山下了海,拔了萝卜摘了菜,累的上气不接下气,腰椎尾椎全都错位。这都不算啥,更可怕的是,打开手机查看日历,我去,假期才刚过一半儿。
没办法,只能带着俩娃去吃喝玩乐一条龙的大商场续命。
果肉都爱商场,因为商场里有他们最爱的儿童乐园。钱一交,卡一打,立马撒欢跑的没影儿,哥哥打僵尸,妹妹过家家,玩到关门还不愿回家。
我也爱商场。毕竟中年妇女在商场里,会很容易找到久违的被重视感。
港式的甜点下午茶、日式的寿司乌龙面、西式的牛排大披萨、韩式烤肉起司锅,统统都在跪求我翻牌,你争他抢好不热闹。
靠着对美食的渴望,我熬过了陪哥哥疯跑,陪妹妹熬傻笑。
终于到饭点了,我摩拳擦掌准备出发,哥哥却哭着说他不吃饭要继续玩,妹妹也哭着说她不吃饭只吃棒棒糖。
看他俩哭的情真意切,我有些于心不忍。决定将哥哥交给朋友托管,然后连哄带骗将妹妹拖出了游乐场。
少了哥哥,我们变成久违的三口之家。他抱着娃,我挎着他,走了一路,也没决定出到底吃啥。
抱着孩子找吃的,就像带了美食屏蔽器。麻的辣的不行,滚的烫的不行,网红排队等号的,更不行。
溜达了一大圈,最后买了个食堂同款肉丸子和鸡蛋羹,看上去柔嫩爽滑,吃起来不麻不辣无滋无味,最适合娃。
果肉爹给自己挑了份陕西凉皮,还帮我带了一份“降龙十八爪”。
接过纸袋的那一瞬间,我真的感动,认定他就是我的英雄。
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酱香入骨,好吃,最重要的是一点儿不辣,于是多嘴问了一句 “肉肉,你要不要吃鸡爪。”
肉妹子“嗯”一声后,将两只鸡爪都抓到了手里,左一口右一口,啃得那叫一个欢实。
我边吃丸子,边盯着她看,等她小嘴有空的时候,拿起勺子塞口米饭。
她啃的陶醉,我时机把握的完美,10分钟不到,我俩都吃的饱饱。
再看果肉爹,肉夹馍和凉皮也吃的快完,我给肉妹子擦手擦嘴后,准备抱着她撤退。
2
见我们起身要走,斜对面的年轻姑娘突然出声。
她介绍自己是中科院心理所博士,专门研究儿童心理行为。刚才一直在观察我们吃饭,想耽误我们几分钟聊一聊。
完了,公共场合让孩子吃鸡爪,脸上身上到处是米粒骨头渣。专家肯定是看我们吃的太狼狈,忍不住要提醒我们注意形象。
我还没决定好,到底要不要坐下来听专家教诲,好队友已经习惯性客套:“好的,您请说。”
专家赶紧开始,她说自己研究过非常多的孩子,可从来没见过一个2岁多的孩子,能将鸡爪吃的如此完美。皮一点不剩,骨头一块不吞。
这简直是个奇迹。她很想知道,我们平常在家,给她做过哪些相关的训练。
啊???训练她吃鸡爪?
问题过于刁钻,问的我目瞪口呆。是自己见识太少?还是专家的思想太过奇妙?
我只知道下围棋、做数独能开发大脑,从没想过吃鸡爪、嗑瓜子也能创造奇迹。
以前,我还一直懊恼肉妹子除了吃货技能满分外,其它特长太少。原来她每天将瓜子嗑的溜,鸡爪啃的好,也算是一项了不得的本事。
我强压住脸上的笑,低调的摇头,告诉专家没有。
她绝对是天生的会吃。几个月开始,就爱啃鸡爪,啃鸡翅,啃猪蹄。喔,对了,其实她嗑瓜子比吃鸡爪还要好。
专家一边啧啧称奇,一边感叹了不得了不得。
在过去的第1个3分钟里,她夸我笑,气氛一片大好。
3
果肉爹脸皮薄,经不得夸,整个过程一言不发。
我一边努力抓住肉妹子又想抓鸡骨头的小手,一边跟果肉爹挤眉弄眼,想让他附和几句,咱们夫妻合力,将聊天的气氛带动到高潮。
果肉爹还是腼腆,对我的媚眼视而不见。
没办法,我无处安放的眼神,只能再次聚焦给对面的专家。刚好,她又开始说话。
“我看整个吃饭过程中,妈妈一直在干扰我们宝贝。比如小宝贝啃鸡爪的时候,妈妈不停的塞饭、喂水、擦嘴。妈妈知道这样做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吗?妈妈知道这样做其实不对吗?妈妈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吗?”
啊???她刚才是在说我吗?
我没太跟上节奏,前1秒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下1秒怎么就变成了“什么都是我不好”。
专家话音刚落,果肉爹迫不及待开始表态。
“是的是的,她经常偷着给孩子们喂饭,我一直跟她说这样不对。我跟孩子们吃饭的时候,就从来不喂,我都是自己吃自己的。”紧跟着还摇了摇头,一脸对我的失望。
我只承认最后一句他没说错。
果肉爹跟专家是相见恨晚,三言两语,就将我平日里对待孩子的一些小毛病,抖个彻底。
专家抛砖引玉,他接着做案情陈述,俩人狼狈为奸,一拍即合。
专家认为:妈妈不能目光短浅,只关心孩子们吃没吃饱,像塞饭擦嘴喂水这些行为,全都是对他们专注力的干扰。平日里,还是应该多学学科学的育儿理念,多听听正确的育儿讲座。
果肉爹控诉:妹妹吃饭要喂,哥哥学习要陪,兄妹俩独立自主性差,全都是因为平日里我爱大包大揽,这才拖了孩子们的后腿。
在过去的第2个3分钟里,我被定性为“没文化,还爱害孩子的事儿妈”。
4
我想拍死猪队友,更想怼死专家。
她敢在这里大放厥词,说我塞饭不对。
是因为她不知道,2岁小姑娘如果只吃两个鸡爪,接下来的1个小时,2个小时,3个小时,她都会像树獭一样挂在你胸前,用固执而倔强的眼睛盯着你“妈妈,我饿。我要吃棒棒糖,我要吃爆米花,我要吃巧克力,我要吃山楂条......”;
她敢在这里吹毛求疵,说我只关心孩子吃没吃饱。
是因为她不知道,中年女儿奴奇葩而诡异的脑回路:“你说,咱女儿是不是最近没长,是不是吃的没有营养,是不是发育有些迟缓,是不是需要去医院看看......”;
她敢在这里趾高气昂,说我不懂育儿方法。
是因为她不知道,看再多的育儿手册,学再多的心理知识,等抱了娃、当了妈,眼里心里想的最多的还是孩子的吃喝拉撒屎尿屁。
我满心委屈,嘴里却只憋出一句:今天出来玩,时间紧张我才喂了几口,平时我其实也没怎么喂。
专家见我面色涨红,心软,决定再给我一次机会:“妈妈平时是怎么夸奖孩子的?”
尼玛,这题我会,下意识抢答:“画的好不要说他画的好,要说色彩用的丰富,构图用的巧妙,比例用的恰当,内容选的独特。”
专家终于再次点头。
不拿出点硬实力,你真当我是hello kitty?
在过去的第3个3分钟里,我终于扳回一局,让专家知道,姐也是刷过母婴论坛、追过育儿专家、懂科学有文化的妈。
5
跟专家过招的10分钟里,我先羞后喜,接着又怒又气。
结束交流的时候,我决定不加微信,不留电话,只肯在心里祝她早日当妈。
挺直腰板抱着娃,走了不到50步,我就开始后悔,坏了,竟忘了跟她咨询,肉妞的啃鸡爪天赋究竟适合干啥。
扭头一看果肉爹,他也有些意犹未尽,估计是可惜自己这场揭竿起义结束的太仓促。
老夫老妻,最见不得他心有不甘。我好心提议:“要不今晚果肉跟你睡?”
他瞬间没了表情,恢复成出厂待机设置。
- End -
看官们先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