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术与研究来说,匠心就是“文不按古,匠心独妙”。讲究的是时变事异的创新,精益求精,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加入自己的元素。
然而这个时代工匠不少,沉的下心来做学问和研究的人却无多。岭南数省,斗茶成风,一碗一碟之间的比斗掺杂的心思着实耐人寻味,你方唱罢我登场。公道杯中,荡漾的滚烫岂止是名利!本来竞技有助于各自同道的提升,存着“吾道不孤”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奖励后进的。可惜,匠人们的匠艺是合格的,匠性是存在瑕疵的。
野山古刹,林木葱茏,梵音禅唱之间,老僧啜着杯中的琥珀,细细品味,回甘生涩。茶不一定是好茶,但他懂茶,并享受着制茶、喝茶,我想这也许就是匠心吧!茶是涤君子,关于品茶,制茶的名词,时人已经述尽,匠人们也有个中高手,落了下乘的是茶之外的东西。老僧心中,茶才是唯一,“禅茶一体”的滋味,也许就是他品悟生活,洞察了性的禅机。我觉得这就是匠心,他去追寻,并乐在其中。也许资质所限,不能明悟佛理,另开一法门,但他很快乐,我觉得就足够了!
人无趣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气也,其实匠心也一样,鼎革于世,时异事异,当年的“凤凰牌”自行车如今安在哉?如今的KTV当年可有?匠心独具方才不被大势所淘汰。我想,人无匠心不可久立,以其塚中枯骨难以长存也。改革开放三十多载,兴起的产业不计其数,跑马灯似的更替着时代的弄潮儿,我想我的想法是对的!
其实学习更是这样,我们接触的知识不可能是一脉相承,一陈不变,有些时候生涩难懂的冷门知识,难道就放过吗?这不是一个钻研学问的品质,我们会遇到更多深奥、更多驳杂、更多不成体系,以我们常规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我想无疑是艰难的。这个时候懂得因时导势的人才能游刃有余。
其实老师们也一直在创新发散的教导,古籍上这样说到:“夫子循循然善诱之,博我以文,越我以礼”。细细想来确实如此,也许你的老师匠气较重,但他渴望他的学子存在匠心,这确实是真的。玉不琢,不成器矣,放之四海皆准!
就今古成大事者而论之,无不有匠心傍身,所谓后来者居上,这个“后来”就是匠心,新意。如何推陈出新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就像书法一样,临摹百家,写秃千笔,成书万卷,也许这个积累的过程就到了。这个厚积,才能出“匠心”,才自立风骨,成为大家。不用成为别人的附庸,做别人的影子。
学习更是一样,不要忘记积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不是明证吗?
对于学问和技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惟有超世之才,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也许这就是锻炼匠心的渠道吧!或许这就是匠心。脚踏实地,一步一阶梯,到达顶峰,不固不自封,有攀天的想法和行动,也许这就是匠心的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