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的精明是厚道


今天与一个上海老哥闲聊,他说了一句话,让我挺有感触。他有个做印刷的朋友,他在那里工作了挺长时间了,各道工艺都懂,各种设备也都会操作。

然后,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忙的时候多做做,不忙时候我也不来,做点自己的事情,也不给人增加负担,做个生意都不容易。我们反正以后都有退休金,钱多钱少的,无所谓的。他进一步说,我和阿东几十年朋友了。

能交往几十年,一直是朋友,不用说了,做人肯定不会捣浆糊。朋友之间不仅是信任,关键是遇事总能为对方着想,方可长久。

我脑子里顿时闪现了几个形容上海人的词,精明,拎的清,你别占我便宜,我也不占你便宜。很接近的西方人价值观。

想起在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最好的福报是人品,最高的精明是厚道。”生而为人,人品最可贵、厚道最难得。

古语云:“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 “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鄙夫念头迫促,便禄薄而泽短。” 诚然如此。福祸无门,为人所召,人生福祸背后,拼的都是人品。

人生在世,德行佳,才能维护好人心;人品好,方可聚集起运气。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毕竟,最好的福报是人品。

《易经》曰: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要以宽厚之德承载万物。只要有好德行,就没有承载不了的事。厚德是福,做人厚道,方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待人厚道诚恳,才是最大的精明。有人认为,精明就是小聪明,其实,厚道才是最高境界的一种精明。厚道的人,人人都愿意与其交往,因为这样的人让人感觉踏实、放心,从心底里尊重和信赖。厚道的人心怀善念,做人真实,做事踏实。

厚道之人心怀善念,处处为他人着想。

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大夫管仲家境贫寒,为了维持生计,和同乡的鲍叔牙合伙经商做买卖。本钱由鲍叔牙一人出,到了每次分利的时候,鲍叔牙也会以管仲家贫,并有老母需要侍奉为由,多分管仲一些。这就是著名的 “管鲍分金”不计小节的故事。管仲敬鲍叔牙宽厚,遂与其结为至交。鲍叔牙知恩图报,荐贤不妒。齐桓公即位之后,论功行赏,准备任命鲍叔牙当齐国宰相。鲍叔牙却力荐管仲为宰相。

《史记·管晏列传》中说:“鲍叔牙推荐管仲做了齐国的相国,自己甘心情愿地在他的领导下为官做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享受国家俸禄,后世有十余代在齐国有封邑、任大夫之职。天下人不但赞美管仲的贤能,而更赞美鲍叔牙能够识才荐贤不妒,谦和爱国忠君。”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成为历史佳话,广为流传。它告诉人们:宽厚之人,心怀善良,知恩图报,处处为他人着想,不仅自己受人尊敬,成就事业,而且为后代造福,家门兴旺。

乔布斯说:“永远不要以为自己的聪明是真正明智的。要始终保持傻瓜的状态。”

是说做人不必太过精明,太过算计,要做一个老实本分的厚道之人。“

“为人厚道,处世精明”,短短八个字,却包含了中国人为人、做事的道理。厚道做人,是每个人思想品德和修养的反映,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基本理念。一个人的能力再强,知识再渊博,但如果品行不好,为人不正,将永远不会被大家所认可。

所以,厚道是一种高尚的品格,真诚、坦率、宽容、谦让、仁慈、善良等优秀品质都是其深刻的内涵。作为与人打交道,以诚相待、大度宽容、谦逊礼让、乐于相助、诚实守信,必然可以赢得他人的好感,以心换心,他人也会以同样的真诚与宽厚对待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