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的力量》 读书笔记 3

    先回顾一下前文提到的三种问题类型:诊断型问题,战略型问题,共情性问题。

    接下来一种是叫做:桥接型问题

    这种问题用在面对那些不愿直接回答问题的人(原因可能是害怕,感到羞耻,对你不信任,天生内向,乃至就是在计划犯罪等等),如何把你想要的答案从他们口中套出来。文中引用的例子是一位预防犯罪的风险评估专家巴里,他干的事情就是评估某些潜在有犯罪倾向的人是否会真的犯罪,要套出他们内心的想法和计划。举个例子,某人计划谋杀总统,你当然不能直接问你是不是想杀总统,你有什么计划。这么问结果只能带来沉默和对抗。你必须用种种技巧把你想要的情报套出来。为什么叫桥接,这是因为你通过不断得提问,一个接一个问题环环相扣,就相当于在搭建一个通往你想要那个信息的桥梁。

    我们面对的对象可能戒备心很强,所以不能直接进入核心问题,而要在提问之前先营造一种舒适放松的环境和亲密关系。如何达到?书中提到巴里传授的“适当尊重式”提问技巧。巴里支持一种心理学理论:人的心理有两种系统,系统一是认知放松档,人在这种状态下感到放松,大脑自动运转,回答问题不需要怎么思考,提问者需要让对方处于这种状态下,比如通过询问一些轻松的问题,如关于天气,着装的,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提供一杯咖啡,处于一个舒服的姿势。系统二的大脑处于警觉和防备状态,高速运转,当人面临危险、挑战、不熟悉的环境之类的时候,大脑就会处于这个状态。我们要尽量让对方处于系统一中。

    巴里的技巧是要先要问一些被审问者能轻易回答的问题,让对象尽可能处于系统一中,即使这些问题与手头的问题不相关。诱导对方讲故事是一种策略,比如询问你是如何干嘛干嘛的,谁谁谁怎么了。

    第二个技巧叫周期性“微小肯定”。在听到的信息是你想要的时候,如何让对方滔滔不绝继续讲下去?你需要给对方一些微小的回应“奖赏”,表明你是真的佩服对方的见解或者感兴趣或者同情,这些回应包括手势,动作,声音等,比如身体前倾,微微点头。但必须是微小的,这样才不会使对方分心被打断。

    第三个技巧是“没有问号的问题”。最简单的形式:请多告诉我一些,向我解释一下,请继续,有意思,然后呢。尽可能得将问题转化成陈述句。

    第四个技巧是要用反问句,很多时候只是用反问的语气重复对方句子里的一个词,从而引出对方更多的解释。举个例子,有人抱怨某些人太无能了,你只需回应"无能?",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细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让我总结,那么只能说,最近一波“共享经济”,本质上是讲的C2C,用个人闲暇资源套利的故事,而不是其他。我认为新...
    Jay的书房阅读 3,480评论 0 0
  • 作为一个普及家庭教育的从业者,天天能碰到家长问:“老师,我的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老师,我的孩子不听话怎...
    马严阅读 4,711评论 0 0
  • 用树莓派搭建BT下载服务器,用于睿思保种首选transmission可以通过 Web 界面控制 首先安装 tran...
    一木秋水阅读 10,73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