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10月17日 晚
地点:远见中心
结果:恭喜大侠升级!
这次我选取的片段是《只管去做》中的“SMART原则”和“目标倒推分解法”片段。
1.给自己打分(最低1分,代表十分不满意,最高5分,代表十分满意)
001.准备充分程度:4分
002.现场表达流畅度:3分
003.时间把控度:3分
2.选出量表题中,分数大于等于3分的项目,回顾具体哪个地方做得比较好?下一次可以如何复制?
(1)准备充分程度:对逐字稿进行了2-3遍的修改打磨,自己修改了一次,在女友建议下修改了一次,在师父反馈下修改了一次。
(2)现场表达流畅度:总得来说比较流畅,因为在拆书前进行了3次以上的演练,对重点部分片段的I讲解及FAB进行了计时背稿演练,提升速度。声音可以更加洪亮;
(3)时间把控度:总体来说并没有超时太多,总的框架各个板块的时间安排是合理的。
3.选出量表题中,分数低于3分的项目,分析需要提高的是哪一部分?哪些环节和预期不同?如何改进相关方面?
(1)不足之处:
001.片段一因为时间只有10-15分钟,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加上学习者需要时间回忆案例和思考加工,所以超出了一点。
002.学习者手册里有一个错别字。
003.案例可以更加生活化,对学习者的预判有误,以为来的会是拆书家,没想到来了3个新的学习者。
(2)改进措施:
001.相信通过多次演练逐字稿和打磨好HOW,制作好卡片的方式,可以提升流畅度,节省时间;
002.打印前要再检查一遍是否有错别字或者误导性信息;
003.案例讲解和场景设计可以更生活化,让学习者都能理解并按要求做出来,提升成就感。
4.这次的拆书准备及实施在哪些方面促使你更好地理解了这个拆页的信息?
(1)SMART原则的五个衡量尺度,如何做到,可以通过举例和描述的方式让方法更容易让学习者理解。比如,可衡量(用数字或数据来为目标添加可以衡量的标准)、具体化(通过抽象和具体的例子来对比说明会更好)、可实现(也可以通过更加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平时一篇文章要5小时,现在想要1小时写出来就是不现实的);
(2)倒推分解法的第二步:明确节点,具体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明确,是可以更细化的,比如通过头脑风暴、询问他人、正推或逆推的方式,让学习者可以做的更顺畅一些。
(3)倒推分解法的第三步:执行调整。调整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期限,比较被动。可以用主动的方式来描述,比如预留一定的时间作为缓冲期。
5.这次拆书的准备、实施和评估,让你对拆书家技能点有什么心得吗?
(1)在写逐字稿的时候用更加精练、口语、形象化语言来描述会更容易让自己和学习者理解,比如“制作”出具体可行的目标和“加工”出具体可行的目标,后者感觉很好。如果不写也不会有误解的就可以删掉。
(2)在讲解HOW的时候,可以参考这样的方式:【关键字(2-5字)+谁做什么事情需要达到什么标准+(解释原因及示范案例)】。解释和举例可以根据步骤难易程度选择适用。
(3)在举例的时候,可以通过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对比的方式,有助于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比如假设参加三次招聘会就是标准,那么参加1次就算是没有达到。讲自己的例子不是目的,通过示范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目的。
(4)How步骤名称的字数最好相同,符合原文描述,并采用动宾结构(不过也可以根据情况调整);
(5)在预防异议的时候可以结合适用边界。是不是所有情况都适用呢?不一定,然后解释不适用或不成功的可能性。
(6)在细化行动步骤时,可以采用这样的句式:“片段中,XX就用了“XXX法”去做了XX事情,但具体怎么XXX的却没有讲,于是我从这个案例里面推导出了“XXX法”的几个步骤。具体怎么操作呢?...”
(7)FAB的B1可以有逻辑地通过递进的方式逐渐展开,比如愿景-目标-分解。
(8)不那么做的坏处:可以【用一个抽象的通常大家是怎么做的?不这么做有哪些抽象的坏处(1-2条)?根据这个坏处,举1个例子。正面抽象的好处、正面的例子】
例如:“通常情况下,当人们制定出目标,就想要迫不及待地去执行。比如很多人想减肥就立马节食、做高强度的运动,而非进行分解。所以常常适得其反,搞得自己很疲惫,没两天就放弃了。【通常大家是怎么做的,引发痛点】
如果不用这样的方式对目标进行分解,那么面对一些比较复杂、周期较长的目标时,就不容易执行,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推延,甚至放弃。如果你经常放弃一些比较复杂但很重要的目标,就很难取得成长、突破,甚至得不到领导的欣赏,也不敢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去做,最终会因为失去职场核心竞争力。不这么做有哪些抽象的坏处(1-2条)
想起拆书帮一个小伙伴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上传实录的目标,看似简单,但却发现有点复杂,所以一直拖延没有上传;(反面案例)
如果用今天的方法就会更容易解决这个问题。后来,那位小伙伴通过对目标进行分解最终也顺利完成了上传实录这个目标。(正面抽象的好处,正面案例)”
(9)关于片段一和片段二的A1显像提问和A2分布催化最好能用不同的场景,给学习者营造新鲜感。
(10)强有力的结语:可以采用【方法+步骤的总结、鼓励语、正能量、金句、互动性结尾】的形式,不过目前还没有做到过很强有力的结语,这个技能点有待提升。
(11)【意译案例】:逐字稿可以按照拆书手册的要求,进行完形填空,但在讲解时可以更加灵活,可以通过参考框架脉络、增加步骤解释、语言精简、贴切的口语化形式来表示,让学习者能更好地理解。
6、感慨一下
TF2-4这一关卡共拆了5次,翻看复盘记录,发现距离上一次2-4拆书已经过去了3个多月,距离我第一次1-1试拆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感觉时间过得好快。
这次通过2-4对我来说感觉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感恩在这个过程中给过我帮助的伙伴(小乌龟、师父、加一老师....),3级拆书我要再接再厉,争取早日成为三级拆书家,做一堂拆书课!ヾ(◍°∇°◍)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