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襄阳!

襄阳诗人孟浩然,一生虽然仕途不顺,但是却在山水田园之间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不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春夜萌动神韵,也不说“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乡间自在;不说“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之自荐时的无奈,也不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怅寥无双。一首《与诸子登岘山》的慨然轻叹,让我对岘山有了无限的向往。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在一千多年前,孟夫子制十个字,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把人间世描绘的这样清淡。是啊,人生代代无穷无尽,传承着,就像这汉水奔腾不息。从2006年至今十四年间,这是我第七次来到襄阳,也从一个青年变成了白发纷落的中年,中间经历了人生颇为痛苦的各种事情,而这句诗让你感悟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岘山和汉水千年万年一直守候在这方土地,默默的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们,熙熙攘攘、为名为利。古往今来,人一浮世,如沧海一粟,须臾一瞬。不如珍惜所有眼前的时光,不要忧虑、不要盼望,一点一滴。这次我来襄阳,这八天的假期,因为有了从容的心态,就没有感到匆匆疾行。这是我的感悟,也是我今后面对一切困难以自己为主的心态。我想我不必背负超出承受力的负累,也努力的用冷静平常心去从容所有面对。

从岘山俯瞰襄阳城和汉水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襄阳的名胜古迹实在是太多了,刘备马跃檀溪的故事多是罗贯中的杜撰,所以只在岘山森林公园的入口旁侧只立一小碑为纪念。不过,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兵家必争之地,像夫人城、米公祠、古隆中、水镜庄这样动辄引出一干名人的地点数不胜数。襄阳人尊重历史,以古代名人命名的例子随处可见,如卧龙大桥、诸葛亮广场等等。今天在东津的图书馆,感叹于现代建筑的气势恢宏和巧夺天工,心想,是不是有一天我也可以一杯茶、一本书,了却半日清闲?

襄阳图书馆(东津)

水落渔粱浅,天寒梦泽深。在古为云梦大泽的湖北,在近三千年历史的襄阳,有着很多传统不亚于现代文明所造就的夺目和辉煌。这方山水是如此的氤氲含蓄、才情风发,是因为历史赋予的积淀。在大桥桥头,品上一碗最大众化的牛肉面,配上清冽的黄酒,夜幕下的汉江,旖旎多姿:似乎鱼梁洲作为一介小岛不能和云梦大泽相比,可是谁能不说襄阳纵非开封洛阳、北上广深,也代表了中国,代表了中原,这宽阔于天地的气魄,谁敢当!

一碗牛肉面、一碗黄酒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遗憾的是,我走过岘山短绿道,纵使在险峰处望遍了襄阳的山水,却没能看到一点古迹,这完全是因为我只是拜访了岘山的极小的一部分。不见羊公碑、杜甫墓等等,可是我早已感受到了这些先贤的丰功伟绩。我为自己平凡懦弱庸碌和患得患失的无为而感到羞愧,我付出了许多,也没有端居,但是我想我仍有自己残存的志向在。希望岘山予我澎湃的动力,我依稀看见了当年不服输的自己,有些蹒跚阑珊,却沧怆豪放的影子。

汉江大桥


不论如何,我登上了岘山。我感受了襄阳。

岘山!襄阳!终究不愧所望,无悔沧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