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


此处是文章概述


基础使用篇

什么是Block

定义及理解

Block是C语言的扩充功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带有局部变量的匿名函数;
当我们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来看待Block时,又可以理解为:
Block是将函数执行体及其上下文封装起来的对象
那么,从上面的定义就不难理解,Block本质是一个OC对象,这个对象封装了一个函数的执行体(即函数的实现)和函数的执行上下文(即函数的参数及返回值);
注:Block是对象这点在下文原理分析时会得以证明;

范式

下图是Block的BN范式的抽象表示:


Block BN 范式.jpg

从图中可以看出,Block由标识符^、返回值、参数、表达式四部分组成,而从这个范式来看,Block和C语言函数极为相似,两者只有细微的差别:C语言的函数名变成了Block的标识符^; 除此之外,语法上基本一致,那么我们就可以拿C语言函数来类比的去理解Block的模式;
熟悉C语言的一定会知道,C语言函数中,返回值和参数都不是必须存在的部分,比如:

void func()
{
    printf("Hello World")
}

上述示例中,就省去了参数和返回值这两个模块,那么剩下必须要存在的模块即为:函数名、表达式;
那么同样来理解Block,其中Block的参数和返回值也可以不存在,那么对应到上图中,黑色的两个部分 ^表达式 是必须存在的,而返回值参数是不一定存在的;

基础使用及最佳实践

在上一节中,我们看了Block的BN范式,那么这一节,再来看一下Block的基础使用,以及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最佳实践;

基本使用

在日常开发中,如果我们想使用一个Block去处理一些逻辑,我们可以像以下那样去使用:

int (^sum)(int a, int b) = ^ int (int a, int b){
        
        return a + b;
    };

上述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称为sum的Block,使用时只需要如下调用即可
int sums = sum(10, 20)
但是这种使用往往需要在OC的方法中定义 并且调用,超出方法作用域之后则不能再使用,故使用场景并不是太多,正因如此,才引出了下边的作为属性的用法;

作为属性

将Block作为属性调用时,不仅解决了Block作用域的问题,还可以在别的类中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当Block作为属性的时候,属性关键字的使用:此处应为copy;

作为参数

在日常开发中,Block作为参数使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情形,例如以下情况:

- (void)startRequestWithParams:(NSDictionary *)prames completion:(void(^)(BOOL isSuccess, NSDictionary *result))completion;
[agent startRequestWithParams:prames completion:^(BOOL isSuccess, NSDictionary *result ){
    // do something 
}];

以上是一个我们常用的网络请求的示例,这里将Block作为方法的参数进行了传递,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 降低了代码的分散程度
  • 集约型的处理一块逻辑,更利于代码查看和维护

作为返回值

在日常开发中,我们自己把Block作为返回值的情况是比较少的,但是我们也是需要去了解一下当Block作为返回值使用时,是什么样式;在布局库Mssonry中大量的使用了Block作为返回值;如常用的的

- (MASConstraint * (^)(id attr))equalTo;
- (MASConstraint * (^)(CGFloat offset))offset;

那么上述两个方法的使用,如下:

make.equalTo(someObj).offset(10)

从这里可以发现,当Block作为返回值时,可以很连贯的组成链式调用,在一些场景很适合,但在大部分场景下,Block作为返回值时写出的代码比较难以理解,这可能也是使用较少的一个原因吧~

最佳实践

每个Block都有自己固定的类型,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可以赋值给适当类型的变量,这个类型就是根据Block的参数返回值决定的;那么。也就有了以下这种Block的用法:

int (^sum)(int a, int b) = ^ int (int a, int b){
        
        return a + b;
    };

但是在使用时,不难发现这种用法,和我们在正常定义变量时有差别,Block的变量名被包含在了中间位置,放在了类型之中,这和id obj = [NSObject new] 这样的定义方式不一样,这样的语法让人难以记住,并且难以理解;
在Block定义一节有提到,Block本质是一个OC对象,那么能不能也像对象一样使用,为了方便使用和理解,我们可以使用定义别名的方式,给Block定义一个易于记住的别名,将Block的类型隐藏在其后面,那我们就可以使用C语言中的** 类型定义 **来解决,示例如下:

typedef int (^SumBlock)(int a, int b);

这样一来,就不用复杂的类型来创建变量了,直接用新类型即可:

SumBlock sum  = ^ int (int a, int b){
        
        return a + b;
    };

这样就符合了类型在前,变量在后的习惯了,通过这个特性,网络请求的方法也可以变得简洁起来:

typedef void (^CompletionBlock)(BOOL isSuccess, NSDictionary *result);

- (void)startRequestWithParams:(NSDictionary *)prames completion:(CompletionBlock)completion;

变量的截获

局部变量

  • 基本数据类型:截获其值
  • 对象类型:连同对象所有权修饰符一起截获

静态局部变量

以指针的形式截获

全局变量 & 静态全局变量

不截获

__block关键字

循环引用问题


内部原理篇

Block的本质

Blocks捕获变量的内部实现

__block关键字的实现原理

Block存储域


总结

此处是总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