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人和亲友的眼里以外,我小时候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是一个被父母宠坏了的孩子,是没有未来的孩子。
因为小时候父母工作忙,没有办法按时去幼儿园接送我,于是我就没有上幼儿园,家里的老人或者父母请人间或照顾我,我到了七岁多才去上小学。家庭和周边的社会就成了我的幼儿园。
幸运的是,我刚上小学就当上了小组长,只要去学校的话,我负责检查这个组的同学是否按时完成作业,而我自己因为逃避了检查就可以不写作业了,因而从小养成了不写作业的习惯。
因为好奇,因为多动,我在学校没有少挨老师的批评,甚至是体罚。而我的父母也经常去学校因为我影响了教学而做检讨,向老师赔不是。
小学给我的印象还是蛮好的,老师对同学都很好,尤其是班主任。我平时会因为违规偶尔被老师在头上“凿栗子”,稍微严重的体罚是一次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我在抽屉里用火柴点燃了一个纸团,老师发现后冲过来抓着我的手在桌子上敲了好一会。
但是,我不来学校上课(经常请假)她不管我,我有一次课间在校园里的草丛中玩,手指不知被什么咬伤了,她先带我在校医那里处理,后来不放心又带我去医院处理。六年级时我在课间玩双杠,不小心脱手摔到沙坑里,左上臂骨裂,她第一时间送我去医院。
我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在我的记忆中,他没有打过我一巴掌,没有骂过我一句。给我最多的回忆是,我骑在他的脖子上,双手要么抓住他的头发,要么抓住他的耳朵。还有就是在冬天,他把我冰冷的手攥在他的温暖的手中或者放在他的裤袋里。还有就是一起去单位的洗澡堂洗澡,一路无话不谈。
母亲是一个要强的人,对我要求多一点。我不记得她骂过我,但偶尔动手还是有的。在她气急了准备揍我时,我要么一溜烟跑了,要么去帮她找个鞋底或者扫帚,怕她打疼了手。母亲做过小学老师,所以在她不忙时曾教我史丰收速算法,我现在算乘法就和学校教的不一样。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一个宽松的生长环境,给了我足够的自由,让我没有太多的约束,自由地成长。他们热爱学习,勤奋工作,既给了我生活上的帮助,也是我成长的榜样。阅读是我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出行是我认识社会的锻炼。
因为教改,我在子弟学校读了五年半小学,三年初中。初中毕业考试,我在班上50名学生中排名第49,倒数第二名。父母没有批评我,但父亲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我决心报考省重点高中。经过将近两个月的自主复习,我考进了湖南省重点中学,株洲市第二中学。只是我的语文老师向二中的学校领导投诉说我不爱学习,甚至影响同学的学习,我成为二中那一届三个试读生之一。
我那时非常羡慕工厂体协的人,经常可以带队全国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因此除了依然喜欢课外阅读以外,喜欢参加体育锻炼,希望将来可以进入工厂体协工作。看到我的学习状态,外婆曾经说如果我能考上大学,那不会有人考不上。
第一次参加高考,玩的好的同学考的均不理想,但大多还是服从调剂读大学去了。只有和我关系最密切的那一个,执意要读装甲兵工程学院--重点军事院校,在不被录取的情况下,坚决不服从调剂,要我和他一同复读一年。第二年,他如愿以偿,而我则考了湖南师范大学体育系,这时我的父母坚决反对,找人把我的档案撤回。因为我是体育考生,文化成绩不是很理想,于是读了株洲大学工民建专业。
刚入读株洲大学时,我曾想好好学习,但后来因为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校大门设计竞赛这件事改变了我对学校的认识。那一次,刚进校门的我,用了一周的时间去看了很多大门实景,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结合学校大门位置地貌,设计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大门,得到清华大学建筑系田教授的高度评价,但是居然榜上无名,看到获奖的作品实在是平庸得可以,甚至有抄袭日本的一个公园内构筑物造型的也能获奖,于是我对学校的一些老师的专业划上了句号。
值得高兴的是,深圳市规划局的顾问、香港大学建筑系研究生导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杜鹃在受邀设计深圳莲花山公园南门的时候,听取了我这个曾经的设计构思,做出了一个美观大气、非常有特色的公园大门。那时,现场勘查还是我和美国哈佛大学环境艺术专业的一个研究生做的。
因为在学校的迎新晚会上,我表演了一个自己创作的配乐诗朗诵得到相关领导的看重,我被选为学校学生会的文艺部部长,第二届改任生活部部长,开启了异样的学校生涯。在一路挂科、期期补考的情况下,我在毕业时担任小组长,毕业答辩获得优异成绩。
在株洲市建公司工作期间,我在实习期就独立担任施工员,承建了株洲市司法局办公大楼,还负责了全市第一个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任务,负责施工了全省第一个应用JGN建筑结构胶加固改建工程和第一个补强加固工程。在工具有限的情况下,我用淋汽油的废旧棉纱燃烧加热再迅速用水冷却的方法快速拆除原有建筑的地梁,为在一个暑假假期建设好株洲技校女生宿舍赢得宝贵时间。不久,我就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项目经理。
来到深圳,深圳特区报曾经报道的“深南大道”第一拆就是我指挥的。报道内容是(我指挥)施工人员安全、快速拆除华强北赛格电子配套市场。
1999年,在朋友的帮助下,我进入建筑图书销售行业,成为建筑书店经营者中最能动脑筋的人,也是最早通过互联网销售专业图书的人,也是最早配合出版社实现社店一体实现信息化的人。
2004年,我和朋友创立了深圳市品高科技有限公司,从代理销售开始,开发了系列工程应用软件,尤其是铁路施工管理软件,在我国大规模发展高速铁路建设工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电子施工日记,对提升施工质量和资料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05年介入中国福利彩票销售领域,被中国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评选为“2008年中国福利彩票即开型彩票销售先进中心站”。
2007年我办理商业移民到了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在那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又回到深圳。
2013年开始研究图书防伪溯源系统,取得了两个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另有多个专利尚处实审公开阶段。
2015年参加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有奖征文活动,撰写投稿了四篇文章,全部获奖。
2016年发起成立深圳市书店行业协会,在第一届会员大会上,被大家推选为会长。协会在推动全民阅读的活动中,尤其是在推动亲子阅读的活动中发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对孩子的阅读不重视,单纯追求好的学习成绩,盲目参加各种补习,实际上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伤害。
在常人的眼中,用经济来衡量,我不是一个成功人士,但我认为我是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我回顾几十年的教育成长经历,反思自己在教育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作为一个案例来告诉大家,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自主教育,即主要通过阅读来学习。学校教育不可少,但也不可迷信。家长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正确对待孩子的成长,切不可盲从盲信,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助力者,是孩子心目中最可靠的、最值得信赖的人。
在不经意间,我因为孩子的学习经历了解了澳大利亚、香港的一些教育的情况,对比之下中国的教育环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环境,绝大多数的家长希望孩子能通过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来改变家庭的命运;在澳大利亚,人们不需要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在香港,通过学习取得好的成绩就一定能改变命运。
可是好学校永远是少数,而每一个孩子都是各具特色的,因此,在中国,如何让孩子快乐成长并取得相应的成就是每个父母都希望的,但仅仅停留在希望上是没有用的,父母必须付诸适当的行动。
如果认为自己的孩子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你就必须发生改变,因为真正有问题的是你这个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