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创作谈 / 马语:文与那棵古柏一样长青

文与那棵古柏一样长青
马语

我在《千年河山,风卷云未散》这篇散文的开篇就写到杨家城上那棵古柏。古柏,立于这高峻的河山之上,在晨光夕照中,用它那苍劲绿意书写着不朽青史。当初写这篇散文,我几次上杨家城,在这棵杨业当年离开故里时亲手栽下的柏树前静思默想了很久,写下此文。十年后,再次上杨家城,最终完成了今天的这篇散文;我期盼这篇文,也像这古柏一样,于读者的印象与记忆里千百年长青……
文学,最初的梦想,我想从故乡的那老屋说起。一排三四孔石头的窑洞院落,它们也就百十年的历史吧,但旧居的这院墙,看上去已是非常古老了,与千几年前的古人垒砌的那院墙也相差无几。院子里的父辈没有几个识文断字的人,我从这里走出来,文章登上京城前门西大街大楼上的中国知名杂志,此时此刻回望来路,内心充满了收获时的那喜悦!
其实,几十年跋涉在这条泥泞的、坑凹不平的路途上,我从来就没有过一丝的悔意。没有什么收获,或只有一些微小的收获,也可能有过一些抱怨,可对理想和未来,从未有一丝的放弃。这个散文就是十年前写下的。
从故乡老屋背后这条黄土山道上来,翻过大山,就来到黄河边。一路历经九曲十八弯,黄河依旧那样奔腾激荡!每一次回到故乡,我都是要跑到这黄河岸边上来,一个人走在黄河岸边,驻足那打在大河上的晨光,或随着那缓缓的流水静静感受那份波平浪静;顺着流水走上很远。在那片碛口处,观大河汹涌奔流,听涛声震耳欲聋……或爬上山坡,站岸边山梁上,远望山河大地,每一个村庄前,几乎就是一个弯,黄土高原,黄河两岸,散落着多少的村庄和人家,一路上那是多少的弯和曲?历尽曲折,又浇灌和养育了大河两岸的黎民百姓。
这些,与我的文学和人生,绝不仅止是一种启示与激励,我身体里流淌的血液都是来自这片山河;在长城脚下打草放牛时吹拂过我衣衫的那山风,在黄河波涛里凫水时抚摸过我肌肤的那河水,我的生命、故事,是她们的延续,我用哭笑和奔走书写下的文字,是我生命的史歌,也是这片高原河山史诗的一部分。


微信图片_20200416104103.jp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