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观点有多正确?
“对我来说真相是珍贵的。我宁愿正确但却独自一人,也不远与众人一致而错误。坚持自己的观点已经让我遭到了同辈的嘲笑和轻蔑,把我认为是异类。但真相就是真相,即使整个世界都与我作对,我仍将坚持真相”
—查尔斯·希尔维斯特·德福特
多么感人的一段论述,慷慨激昂、让人动容。但是等等,他坚持的观点是什么呢?他坚持认为,地球是平的。。。
是的,我们往往十分认真对待自己的观点,言之凿凿,深信不移。甚至认为自己理应有资格、有权力保持自己认为的观点的正确性。真的是这样么?
1. 主观还是客观
如果是表达对一个事物的主观感受,比如一部电影是否好看、一个演员长相如何、甜点好吃还是烤肉好吃诸如此类关于主观感受和品味的评价,我们当然有权力保持自己的观点。我们甚至可以保持独特以示与众不同。而此时争辩也是无用的,毕竟品味和感受如此主观、因人而异。
但是如果是对事物的客观评价或判断,那就有正确错误之分了。在批判性思考中,我们所提到的“观点”一般指此类对事物的客观评价和判断。
当然,即使是客观评价和判断,每个人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但与此同时别人也可以对此观点的正误进行判断。如果是针对错误观点导致的错误行为,别人甚至可以通过道德、法律对行为进行惩罚。
2. 观点之错
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就是既然我们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我们的观点就应该是自己所独有的,对于自己就是正确的。但是,我们的独立思想、自由意志与自由选择的权力并不能保证我们所想、所为、所选的合理性。其实,批判性思考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思考的质量是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好坏之分,信仰也分为有基础的和臆想的,证据有逻辑充分和不充分的区别,观点也有正误之分。而批判性思考就是要对办法、信仰、证据和观点的质量进行评判。
人们会产生错误观点的例子比比皆是,许多时候我们甚至会为自己的错误观点想象出合理的解释,也就是认知失调。
比如老人买保健品,已经花了许多钱,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犯错时,他就会说是现在科学不能证明药的疗效并不代表没疗效;又比如我们吸烟,没法戒,就会认为有那么多吸了一辈子烟还能长寿的人,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3. 针对道德问题的观点
那如果涉及到道德问题呢?我们对于道德判断总归有自己的自主权吧。
在道德上,对错之分虽然不易当往往更为重要。我们是否可以作弊、是否可以酒驾、是否可以家庭暴力、打骂孩子,这些都是有清晰的道德规则的,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道德认知来违反社会规范。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都会有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制定和监督机构,甚至国家间的行为都有国际准则来规范。这些规范和准则的底层道德逻辑往往是相同的。事关道德的观点和行为往往不仅分对错,而且涉及范围更加广泛。而道德判断的标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量:
1)责任:责任是对行为的约束,让我们避免去做一些事。比如契约、比如职业规范、商业惯例、朋友的责任、市民的责任,都会让我们更道德的行事
2)美德:诚实、正直、公正公平,这些美德都是道德评判的标准
3)结果:一个行为的结果也是我们检验道德的标准之一,比如是否会对别人造成伤害,还是会带来好处。
4. 专家的观点也可能是错的
专家,受时代的局限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189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科赫,声称发现了一种物质能够治疗肺结核,后来发现注射后会产生副作用甚至导致死亡。
-1904年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认为妇女如果进行繁重的脑力工作,会妨碍乳腺功能,并降低受孕的兴趣,从而降低受孕率。而且这类妇女即使怀孕生子,孩子也更容易生病。
-1919-1922年,纽约城市博物馆购买了一系列3500年前古埃及的黄金器皿,最后证明是20世纪的仿品。
-1928年,一个被认为会加强X光清晰度的服用药物被应用,结果发现其具有致癌性
-1973年,科学家发现之前被认为表面平滑的金星,实际上表面是由一个个凹凸不平的火山口组成的
-整个20世纪,人们都认为胃溃疡是由压力导致的胃酸过多引起的;后来科学家证明胃溃疡是由细菌引起的,并且抗生素就可以治疗。
-医生一直认为纤维可以降低胆固醇从而预防结肠癌,后来医学证明纤维并不能降低胆固醇,也不能预防结肠癌。
我们不知道现在被认为科学的专家观点是正确的,但总有一些,在未来会被推翻。
5. 错误的种类
导致观点的错误一般可被分为四类:
1)人类本性导致的错误倾向(选择性了解、过度简化、喜欢快速得出结论)
2)个人思想习惯、态度、信仰影响所导致的错误(种族歧视或者宗教偏见)
3)语言局限或交流导致的错误(人与人信息传递不准确所导致的错误)
4)时代局限(比如在我们的父辈认为政府和组织是权威且不可被质疑的)
因为这些错误,我们可以观察到几种不同的人群
·喜欢直接接受别人观点-父母、邻居或其他尊进的人,却不自己思考。从而避免自己思考的困难
·希望让激情代替理性思考掌控自己的生活。这种人易于产生偏见。
·相信理性思考,但视野狭隘的人。他们只愿与一类人交往、读一类书、了解一类观点。
·不愿意根据新的事实改变自己观点的人。观点一旦形成,就不愿再去检验或者更新。
6. 专业观点与非专业观点
我们之前提到,即使专业的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但相比较而言,某一领域专家的观点往往是更靠谱的。研究鲸鱼的人肯定比我们普通人更了解鲸鱼;营养学家肯定比我们更理解膳食均衡的方法;健身教练肯定比普通人更懂得如何塑造完美身材。
这个问题的底层逻辑是,没有人可以知道一切事物的一切原理。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学习有限的知识,而在相关的领域询问专家,是更有效率的了解问题,得到解决办法的手段。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专家观点的逻辑判断和自我选择,但我们要明白,除去商业利益的目的,专家往往比我们更加了解其所在领域。
7.负责任的形成观点
最后要强调的是,我们既然认识到个人观点的种种局限性,在形成自己的观点时,往往要更加小心。
1)明白观点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产生新的观点,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很多时候都没有意识到,但这种时候就更加危险,我们潜意识中的偏见或者错误概念会影响观点的质量,我们要主动的去检验其正确性。
2) 克制把自己的观点作为事实的倾向:这个倾向是很强大的,甚至是无意识的。我们可能对自己的观点产生感情,产生信仰,从而忽略了其正确与否,也更加不愿意对其进行修正和更新。
3)从第三者的角度去观察自己的观点,让子弹飞一会,然后根据证据以及逻辑判断来看待观点的正误,这样会让自己更客观、更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