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从来没有像“时间”这样的东西,我们如此频繁地使用,却又如此地不了解。关于时间是什么的问题,我想了很久,看了数不清的资料,偶有领悟,但总是还有不清楚的部分。直到前几天我看赛斯书的一些部分后,终于感觉我最后的困惑解开了,但当时并没有细想。直到今天突然想仔细整理这个问题,得以沉淀。这只是我认为的可以自圆其说的对时间的解释,而未必是正确的。
关于时间最让人困惑的描述在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发生”,或者说“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永恒的现在”。单单理解这一点还好说,但由此引申出来的问题却让人甚为头痛。
因为从头来讲比较复杂,我们先一步到位看解释“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发生”的时间模型。
想象每一个时刻是一个点,它们“杂乱无章”地散落在一个平面上。我在其中的一个点上,我称这个点为现在,但这个点只是因为我在上边而看起来有些特殊,实际上和其他时刻并无本质的区别。
如下图,a - e 是5个时刻,我在c上,所以对我来说c就是现在。
但其中a和e点和我也有关系,在我看来a点是过去,e点是将来。也就是说我曾经视a点为现在,而以后将视e点为现在。这样a - c - e 就是我眼中的过去 - 现在 - 未来时间线。而b、d这两个时刻,在我看来,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但不管我在哪,这5个点始终存在。也就是说,虽然我可能认为e点是未来的,尚未确定的一个点,但它其实已经存在了。但这不意味着我的未来是固定的,因为在c点的我,可以选择e作为我的未来,也可以选择d,看起来就像这样:
这样的话,看起来e点就和我无关了,我将会到达d点,并把它视为现在。
更神奇的是,作为过去的a点地位也不是稳固的,我可以用b点将其取而代之:
也就是说未来和过去都可以被我“改变”。但我改变的并不是a点和e点本身,而是改我自己的过去 - 现在 - 未来时间线。事实上这5个点我都未曾改过,仅仅是从中选择了几个,串起来。
通俗地说,我在每一个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从密密麻麻的时间点中挑出来一个作为自己的下一个时刻,而其他的点,如过去的和更远的将来也是一样,只是在时间线上,它们距离我更远。因为我可以随意将时间线的每个点替换成别的,对我来说,所有点都是可以改变的,所有通常我们认为的现在不再具备特殊性。或者说既然我能同时改变过去、现在、未来,那么我可以认为每个点都是现在,也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发生”,或者“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永恒的现在”。
其实并没有一个稳固的时间线,这只是为了方便理解的一种简化,它完全是我动态产生的。当我试图将时间理解成一条线时,我就会假想一条线,然后将一些点安排到这条线上,而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条线。
这样解决了一些问题,同时引入了一些更难理解的问题,而这也是更重要的。
这些点是怎么来的?是被创造出来的还是永恒都在的?
麻烦在于一旦开始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又引入了时间的概念。也就是说我们自以为解决了时间的问题,实际只是把它转移了,在这里我们需要重新面对被转移的问题。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思路,则进入了无尽的循环,而解释不清任何问题。这也是我之前遇到的主要麻烦。
因为讨论时间问题时,我们需要使用时间相关的词汇,而这些词汇极具误导性,比如开始、结束、起源、永恒、过去、将来等等。一旦我们不知不觉用了,就又被陷入时间的迷阵,让讨论变得极为困难。
一个好办法是将时间问题转化为空间问题,虽然我们对空间的理解也存在问题,但远没有时间那样地离谱。
我们用空间的模型来继续解释:
现在暂时忘记所谓过去、现在、将来的词汇。这5个点就是一个二维平面的点,而我们站在c点上。我们可以往d踏一步,也可以往e踏一步。而实际上d和e并不是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我可以往四边八方随便走,而每走一步都产生一个点。也就是说我并不是在d和e中选择一点,而是在无尽的可能中创造一点。事实上,选择和创造是一回事,见我之前的文章“选择”和“创造”的区别和联系。但我并不是在当我走到e点时才创造了它,我可以未雨绸缪,在还站在c点时就把e点创造出来,而d点也一样。这样实际情况是,我在c点创造出了d和e点,但最后选择了e点。虽然d点从不在我的路径中,它却是我创造的。而每一个点一旦被创造出来,它就不会消失,也不会改变,就永远在那了。当然,我走的每一个点都是我这样创造出来的。而我可以随时将我创造出来的点组织在我假想的路线(也就是时间线)。
这样我们解释了点是怎么来的,以及它们是否永恒存在的问题。
但要记得,我们还没有摆脱时间,因为当我说我从c点走到e点时,这还是在时间的框架说的,这个问题必须被解决掉。
我们需要再进行一步抽象,把事件作为空间的一个点,以摆脱时间相关词汇的不良影响。之前我们是将时间点比喻成平面的一个点,而事件在平面之外(这样又引人了一个时间)。现在我们将我站在时间点这个事件比喻成平面的一个点。
图中每一点都是我站在某个时间点的事件。比如C点代表我站在c点的事件。在线上的点是我认为发生(在过去、现在或未来发生)的事件,不在线上的为我认为不发生的事件。但不管我认为某个事件是发生还是不发生,我一旦把这个事件创造出来,它就在那了。需要注意的是,我将B - C - D认作自己的时间线的事情,本身也是一个事件,也会出现在这张图上。只要有事件发生,这张图就会出现一点,所以在这张图之外,再也不会有时间的概念了。但是,我本身并不在这张图里,也就是我是独立于时间之外的。事件在时间的框架才有意义,在时间之外,没有事件的概念。
换一种说法。我们在时间之外,但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在时间中产生事件,而事件一旦产生,就像空间的一个点,不会自己“变化”,不会“消失”,“永恒”地在那里了。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去时间里读取事件,而这个过程本身又会在时间中产生事件,从而时间中的事件越来越多。而这些事件可以认为是宇宙的经验。
那么,看起来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时间本身是怎么来的?
当然这个问题的问法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是时间框架中的问题。实际上,时间是永恒存在的,就像宇宙是永恒存在的一样,它没有起源(当然我们可以认为在时间中产生的第一个事件是起源,但它们本身是在时间框架之外的),也不会终结,因为在时间之外(包括时间本身,它是那个容器),起源、终结这些词汇没有意义。只有脱离了时间观念,才可以理解。
和时间密切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空间。理解了时间是什么后,空间就好解释多了。
简单说,空间并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关系,它只在事件中有意义。比如这样一个事件:我坐在椅子上。这似乎隐含着有空间这样一个实体存在,而我和椅子都在空间里。实际上这只是描述了我和椅子二者的一种关系,将我和椅子抽离,就没有空空如也的空间了。当然这不是说空间不存在,空间是一种更复杂的东西在事件中的展现,在事件中以关系的形式存在。
在时间之外,空间并不存在。生命(本文中的生命都是指真正的生命,而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处于时间空间中的投影)存在于时间之外,所以不需要空间供生命居住。可以认为所有的生命在所有的地方,实际上没有“地方”这样的东西。这里也一样,只有脱离了空间观念,才可以理解。
一旦两个生命发生交互(这交互同样在时间之外,这个描述有问题,因为看起来像是一个事件,但语言所限没有办法),那交互就会在时间中产生事件。而交互的某些属性以空间的关系存在于事件中(比如看起来这两个生命处于空间中的两个位置,实际这是两个生命关系的展现)。这种关系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说空间并不是固定的我们所感觉到的三维空间,而可能更为复杂,甚至不能用几维来表示,但都是在表达一种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空间的概念没有时间重要,并不是所有的事件中都包含空间。比如我说我今年25岁,这显然产生了一个事件,但这个事件中并没有空间。空间只是一种关系,还有很多类似的关系。而至于关系是什么,就是另一个问题了,但远没有时间的问题复杂难懂。
时间之外的东西,我们只是做了一个非常大的简化。因为我们的思维在脱离了时间空间的概念后难以运作,如果一定要再深究就有些强人所难了。虽然并非不可以,但事实的真相往往会被严重扭曲,而完全变了形。思维本身也不是用来做这个的,就像你不能指望一个手机可以做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