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丹麦的电影《狩猎》,这是一部让人很压抑,又让人深思的影片。为了梳理内心混沌不清,又无边无际蔓延的压抑情绪,我写下这篇观后感。
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卢卡斯,因为一个幼儿园小姑娘的只言片语,莫名卷入一场名誉上的风波,最后,竟愿意平静受死。
我们来逐一分析,故事不合情理的结局,是经过怎样不可逆的发展,最后可信地落地。
故事背景分析:
故事发生地是丹麦的一个乡村,从教堂的规模和圣诞夜集结的人数看,估计当地居民人数不多,500人左右吧。乡村和城市很大的不同——因为人数较少,居民大都是相识的。
生活在乡村,生活范围小,人口数量少,口头传播成为可能。所以,生活在乡村口碑很重要,隐私在一定程度上是半透明的。
乡村是不得不提的、重要的背景。故事在这个背景下才会如此这般的展开。
男主个性分析:
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粘液质人的特点——稳重,安静,沉默,善于克制忍耐,情绪不易外露,交际适度,不作空泛的清谈,情感上不易激动,不易发脾气,也不易流露情感,能自治,也不常显露才能。反应速度慢,不灵活。面临压力时,不主动应对,易回避。惰性使他因循守旧,固定性有余灵活不足。
男主角,影片的众多细节都描述了一个百分百黏液质的人。
冬日不发一言下水救人;朋友欢聚时的适度饮酒;和妻子通话时平和的态度, 足以让雌性的狗都愤怒了;经反复沟通后,得知妻子同意儿子和他同住,喜悦也只是略微的、抑制的笑容;被警察释放后,仅有的是和儿子的深度拥抱;园长怀疑试探时,他的态度也仅仅是迟缓、平和的说——那是胡说!
而男主也刚好从事了粘液质合适的职业——教师。
有人说性格即命运。
他的黏液质个性,对怀疑和试探所表现出来有限的愤怒,在园长看来,是心虚、是心有余悸的遮掩。因个性所呈现的态度,给了园长无限想象的空间,埋下了故事发生的伏笔。
故事的引发:
男主失败的婚姻,受挫的事业,这些在乡村内非常容易获取的信息,容易让人产生一个定向、刻板的印象。
所以,乡村咨询师,一个不太称职的咨询师,按照自己的主观,诱导出了一个结论——小姑娘遭受了性侵。
而这个结论的前提,是咨询师之前就持有了——幼儿园孩子不会撒谎,园长不会撒谎的刻板印象。
一个认知没有弹性,却具有权威的人,是这个悲剧故事的始作俑者。
群体心理:
而真正推动故事发展,编织成密不可透的命运之网的,则是乡村的绝大多数人。
那个主观拼凑的结论,那些捕风捉影的谣言,一个性侵者道德上的恶劣,迅速地让乡村人形成一个群体,分明、坚决地站在了男主的对立面。当人群持有相同的观点,大众心理学机制就开始了无情的运演。
勒庞的大众心理描述: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部采取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最大的特征是:理智欠缺和情感的强化。孤立的人可能是个有教养的,在人群中却变成了野蛮人,表现得身不由己,残暴而狂热。
所以当厌恶的情绪开始漫延,理智被淹没,人群被道德绑架,被头脑里的想象障目,没有人相信男主的清白,即便被警方以证据不足释放,即便小姑娘一再小心翼翼地澄清,强烈的群体情绪代替了理性的思考。
小姑娘不算有力的诚实和勇气,在父母看来,是女儿受伤害后仍然不变的善良;妹妹随便摆放放的圣诞老人人偶,在哥哥眼里是受伤害后孤独情绪的流露。
原本对性侵案嗤之以鼻的女友,被群体的怀疑情绪所动摇。原先对儿子马库斯友好的超市售货员,很快被老板的情绪传染,瞬间用鄙夷把好感掩埋,此后进一步升级为直接用激烈的方式驱逐被警方无罪释放的卢卡斯。
卢卡斯在超市里的血性坚持,也被认为是变态心里的暴露。朋友间反目成仇,澄清无望。连那条聪明、没有攻击性的狗,也不幸遭受牵连。
即便所持有的观点是错误的,被群体心理所操控的人,仍然表现出十足的义无反顾,大义凛然。
马库斯的教父,是唯一明智的人。但是,他的理智带来的一点光,不足以照亮群体的偏执和疯狂在卢卡斯心里投下的阴影。你认为的自己不再重要,别人怎样看待你才重要!
故事的发展,按照它内在的轨迹,仿佛是无力挣脱的命运。
一年后,在狩猎成人礼上,在猎场,第一声擦身的枪响后,男主从最初的恐惧到惊愕,从难以置信到最后慢慢地起身站立,平静地面对持枪的人。
而让他愿意平静受死的持枪人,应该是他最爱的儿子——马库斯。
这最后的平静,是信任的瓦解,是爱的崩塌,是对命运的最终投降。
所以,狩猎是什么? 是一群人,对一个人的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