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后,越来越发现与老一辈人的三观不合。比如前几天老妈提起的这件事:你还记得xx阿姨吗?她老公退休要回来了,准备和她复婚,她可真运气,熬出了好日子 ~
ca!我当然记得那位勤劳朴实的阿姨,他们夫妻是爸妈的老同学。二十年前帅气的老公一次出差的机会被 “小狐狸“迷住了,俩人一来二去,产生了真感情。和阿姨离婚后,叔叔被调到”小狐狸“千里之外的城市里继续在系统里做公职人员。阿姨依然在招待所里做着卑微的工作,晚上守着儿子和婆婆,简直可以翻拍一部“苦情剧“。在当年经济欠发达的小农场,离婚可是件满城风雨的大事,从此这位叔叔的名字被大家改为了“陈世美”。
1.复婚,人生就圆满了?
客观地说,这只是特殊地方的特殊情况。
如果说他们能复婚,主要原因是强势的婆婆大人。据说当年那位叔叔倾心一位清丽的姑娘,可姑娘对他没兴趣,傲气的他在母亲的力推下,与朴质的阿姨结婚了。婆媳关系好到超过了常理——惹着小姑子嫉妒得不乐意回娘家!儿子离婚时,老太太要死要活好几场,最后拧不过,放出狠话——她此生只认阿姨一个儿媳妇,离婚了也要一起住。老太太最大的手笔,莫过于在他们离婚十年后,逼着儿子给阿姨在农场买个楼房。估计全中国,也找不到几个这样的婆婆了。
随着农场富足起来,离婚的夫妻越来越多,情节上演得越来越奇葩,“陈世美”已经被大家淡忘。二十年后,老太太突然逢人就掏喜糖,说儿子媳妇要复婚,这个消息犹如炸雷,让大家议论纷纷。
貌似皆大欢喜的结局,其代价是阿姨逝去的二十年。
2.从骂到夸,还是一个人
小时候耳朵长,大人聊天的时候总会听进去很多东西。
他们离婚前五年,“陈世美”和“小狐狸”的故事依然常被唾弃。五年之后,大家说阿姨自己也有问题,爱潇洒的叔叔曾经也给她买过漂亮衣服,金银首饰。是她思想守旧,从来不打扮自己,更不会学半点时髦玩意。
后来,有人开始说“陈世美”好话了——儿子的抚养费从来不拖欠,每次回农场都给阿姨买东西(虽然都是被老太太逼的);再后来,连父母也开始说他的好话了,说我小时候生病,从医院出来的时候下起了瓢泼大雨,恰好遇见叔叔,他开着公车把我们送回家,看着冷锅冷灶帮忙拿柴火。
十年前,农场开始进行小城镇建设,他为前妻购置了楼房。后来,儿子毕业后他帮忙找工作,付了首付,老同学老同事们开始为他竖大拇指。前年我回去结婚,招待所赫然变成了金碧辉煌的“乌苏里江大饭店“,依然在里面工作的阿姨笑起来还是那么朴实温柔。
事随境迁是岁月的基调。坏事,仿佛一张饼上的霉斑,离得越近,越想扔掉;离得越远,反而觉得无所谓。
3.二十年,一场没有赢家的回归
当年的叔叔应当是被唾弃的“陈世美“吗?好像不完全是。
不过当年草率选择结婚的人,确实是他,即使母亲大人再喜欢,也不应该娶一个三观差距大,又不爱的姑娘作为伴侣。然而,对于他来说,从小农场辗转到了大城市,三十几岁的男人融入到新的生活一定不会那么容易,况且那个女人还带着自己的女儿,纵有爱情和激情,重组家庭总会比原生家庭少了些诚意。否则,为何还要选择回到安静的农场,落叶归根?
阿姨本可以找一个普通的人平淡地过一世。那些没有男人依靠的日子里,经济上的捉襟见肘也许还不算什么,在一个狭小的熟人关系圈里,顶着自己男人“被偷走”的舆论压力所带来的无助感和无力感,她夜里不知哭醒了多少次。
最大的受害者,莫过于他的儿子。小学时欺凌他人的小霸王,因为父母离婚,上初中后一直心事重重,老师为了鼓舞他,让成绩比较差的他当了班长,后来多少有了起色。再后来,听说他去了叔叔的城市。虽然父母对于他的爱,相比同龄人,好像总体并不差什么。然而没有父亲守护的青春所带来那种不安全感,会陪伴他一辈子。
笑到最后的老太太似乎是全赢者!儿子的回归让她赚足了面子,年近八旬的她终于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儿媳的孝敬了,可是那逝去的二十年呢?每天内疚地面对儿媳妇,未必不是煎熬。
4.珍惜,我们可以选择“不将就”的当下
结婚前,不小心听见婆婆和别人聊天——看着儿子到了结婚的岁数,谈了几个朋友都以失败告终。老两口在家急躁得不行,有人上门介绍农村的好姑娘,实在喜欢,每次喊儿子回家看看,都被怼回去。老公说那几年过年都不敢在家多呆,生怕被拉着见姑娘。
这估计就是现代大多数年轻人“坚持不服众,坚持不将就”的婚姻观。
之所以大都选择27岁之后选择步入婚姻殿堂,大概这个年龄大多经历了分手的楚痛,在与异性们的磨合中,那些曾经踏过的“雷区”,炸得自己一身伤后总会痛定思痛,对日后的婚姻多了一份担当。
他们的复合,只是特殊年代特殊地区的特殊情况,假如阿姨没有强势的婆婆,假如他们没有子女,就没有然后了……
家境不般配,后天可以努力弥补;婆婆不喜欢,那么努力提升自己,把小家经营地红红火火,她的态度并不重要;唯有那个你爱的人,哪怕对你的回应有那么一点的迟疑和含混,都不要将就~
毕竟,世界上最不能将就的事,就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