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幸,参加了释若老师的写作课程,四节课程听下来,收获满满,总结如下:
1. 利他思维贯穿写作的整个过程
过去写作的潜意识里虽然有想得到他人肯定的意思,但动笔写的时候早就将此忘得一干二净,只顾着自嗨,发表自己想发表的观点。结果可想而知。
现在,写作的出发点与目的都很清楚,绝非自嗨。若想打造个人品牌或是变现,就必须考虑读者的需求。利他思维在潜意识中开始刻意地贯穿写作的整个过程。
此处的利他思维包括了产品思维、用户思维等。对老师的观点,我深表赞同。这是我思想上的转变,对后面的写作将起到非凡的意义。
想起一句宣传上常用的话: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指引着行动的方向,思想上“差很多”,行动上就会“差更多”。
2. 阅读理解是持续输出的基石
前几天,一直忙着听课,写作业,反而觉得内心枯干,灵感消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自己积累得太少了,可见,持续的输入是写作路上的必不可少。
如何做到持续输入呢?
——多阅读喽!
然而,老师指出的读可不是原来我们的泛泛而读,不假思索的读,而是指真正有价值的“阅读理解”。
阅读有六个层次:信息、刺激、娱乐、知识、思想、审美。
前三层是浅层阅读,后三层是高层次阅读,想写作变现,就必须是后者。
与之相关的就是IRA阅读法与四大速读技巧。
笔记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3. 旁征博引是核心技术
阅读理解之后,怎么将新学习新掌握的知识点分享出来形成文章(即新的知识产品)呢?许多人可能在这个环节成了“茶壶里的汤圆——倒不出来”,怎么办呢?
旁征博引的技巧就发挥作用啦:
旁征博引的技巧
按着这个技巧写作,在内容上能扩展,在思想上能深入,在观点上能递进。同时,在字数上真的不愁太少,还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与可读性。
日本人说:“精一技者通百路”。
我感觉这是真的呢,老师讲的“旁征博引”不仅仅是写作的核心技术,其实能运用的场景可多呐,比如探望亲友、劝说家人、说服领导……要想以理服人,这些方法可是妥妥的。又比如演讲等。
感觉这回是拣到个宝了!
4. 原创金句是画龙点晴
人们之所以爱看小品,或听相声,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金句多阿,让人在愉悦的同时,自然而然的产生认同感,若是精炼简短,一下子就是深入人的头脑,经久不忘。
这就是金句的魅力。
然而学习写作或是搞创作,就不能老是套用别人的金句。因此,“原创金句”带着使命就必须浓重登场。
在所有的原创文中,原创金句如同个人标签,又如同画龙之作的最后点晴之笔,也是文章内容的升华。
关于这一点,是需要长期的学习与操练的,并非短时间就能达到。但模仿是个可行的捷径。
5. 写作上的2W1H结构简直是个万金油
即What、Why、How。
这可是个好东西,目前已经在工作等场景中小试牛刀,一下子思路清晰多了,表达起来不混乱。
最后,当然就是这个近乎万能的写作公式正式亮相啦:
一篇文章=阅读理解+旁征博引+原创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