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物理专业毕业的理工男,在教育行业从业9年,怎么也没想到2019年最大的成就居然是做了500+海报,而且全部都是用在社群当中。
起源——一个神奇的社群DISC国际双证班社群
2018年7月14日,是自己正是缴费进入DISC国际双证班社群的日子,当时参加的目的很简单,自己希望进行职业转型,但是没有现成的课程。看到双证班有两个证书,感觉可以作为自己职业转型的一个敲门砖,于是就报名加入了。
本以为就是参加一个课程,没想到无意中成就了自己PPT讲师和海报达人的定位。
走上制作海报之旅
第一次作海报,就是在DISC社群课前的金话筒领读活动(活动相见文末02文章)。当时对于从没有接触过社群让运营的我来说,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尝试的列流程,然后制作相关的海报。
最初的海报,还是网上找素材,下载后用PPT简单的加上一些效果。那时候觉得自己做的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回看还是十分简陋的。本以为这就是一次尝试,没想到海报一发就不可收拾了。
F69课前是金话筒领读,课后是天使采访团,我又是海报的制作人。除了制作采访团海报,还有每一个助推的海报。
第一次,体验了一下当记者采访的感受。说真的作为一个高C高S,这一次的采访对自己还是很有挑战的,如何能够不尬聊, 同时发掘更多背后的故事,是一项不小的挑战。采访结束,还有要整理语音形成文章,也是对自己写作的一个挑战。
个人定位的前提是持续曝光
本以为DISC的线下课程和线上翻转课堂结束了,就是学习的终点,没想到确实个人定位的起点。
F69结束后,又收到F75班团的邀请,首先是课前宣传海报,有四城联动的线下活动海报,赢得欣赏线上共读海报。
接下来开始F75开班前的每日一问海报,班团海报,以及送礼物盒茶歇的感谢海报。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一开始看到F75的宣传后,我自己做了一个邀请函。很多刚刚了解社群的人会问,如何快速的在社群中成长。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看到别人的需要,然后自己先去做。就像是我们听过很多关于如何与老板谈加薪的课程里说的,先做出成绩,再申请加薪,同时承诺你能带来的价值。后面F75开课前,又制作了翻转课堂的课前海报。
走的每一步都是经验的积累
到了F84自己终于申请了助推,然后借鉴F75每日一问的经验。也在F84做了每日一问的活动,活跃课前的社群气氛。
F84之后,参加DISC上班EI教练和顾问的包班时候,正好第一天晚上去会场踩点。微信里看到著名的亮叔在会场附近和提前到的伙伴一起吃饭。我也就顺道去蹭饭,吃饭的时候大家聊到了F85的宣传海报问题。当时亮叔提出了两个建议,一个是美食主题,一个是地标主题。听到这个创意后,立即觉得真的很有宣传点,于是饭后和当时一起吃饭的南京小伙伴说,如果有需要,海报方面我可以帮忙。
大话说了,但是自己心理还是没有太大底,又怕辜负了大家的期待。于是自己又用了一个小心思,先做出一个版本,发在朋友圈,看看反馈效果。果然,当时发了之后,南京的DISC小伙伴就说,按照这个模式做就可以。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叙,自己由于不了解南京的美食,当时让南京DISC的伙伴给我对应的美食图片。要知道这些都是晚上11点以后做的海报,做完我自己都饿了。
在8月参加DISC社群纳凉会的时候,南京的小伙伴,特意带我去吃了之前海报做过的美食。
我计算了一下这几次活动做过的海报,一共有15个类别,一共260+海报输出。
走出去才能真正锻炼自己
除了在DISC社群的海报制作以外,也很荣幸的接收到其他社群的海报制作工作。
其中有一个是F69采访过的助推慕言老师的《14天甩掉三分钟热度》训练营。当时负责了邀请函、课程大纲、时间表、金句海报的制作。
这一次的体验对自己意义非凡,因为是真正从运营人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进行宣传,也真实的体验了一个训练营运营的全部流程。为后面自己或活动打下了基础。
紧接着第二个活动就是由DISC“一刀强光”组合推出的58天公益伴读训练营,这一次入组海报组,负责每周的预告海报。同时自己也给自己一个小目标,每天为当天分享的嘉宾做至少三句金句海报。
刻意练习,持续行动
其实关于海报制作,我的起步很晚。到现在也不到一年时间,今天我梳理了一下目前做的海报。仅仅通过PPT制作的海报,就有25个类别近600张海报,还没有计算通过创客贴以及微商水印相机两个软件制作过的海报。如果加一起估计超过700张。并且这个数量还是在10个月内完成的。自己回看也吓了一跳。
唯一的遗憾就是当初没有逐一保存记录下来,导致清理电脑和手机的时候,有的海报丢失了。
昨天看到有人在社群提了一个问题:“现在的社群越来越多,如何找到自己的特色,脱颖而出?”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发现需求,展示能力,持续行动。
而难点在于持续,如何持续展示你的特长。
如果能力上暂时跑不过别人,就和别人拼时间,相信坚持的力量。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