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到了哪些知识
以前认为积极主动就是有意愿、有决心、有态度,只有一个感性的理解而且基本上只停留在意愿层面,现在对积极主动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
积极主动是指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创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外部环境,并通过自我意识来主动做出选择,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它的心理学本质是TMBRT模型,主要解决方法是分身术,具体可以通过自我觉察表这个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现在积极主动不会只有意愿而是在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地寻求资源,在对外部刺激进行回应时可以灵活地进行有效选择,并且通过这样的刻意训练我可以慢慢决定自己能够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而不是受内部和外部各种捆绑和限制。
自己以前对语言和情绪方面一直都有错误的信念,觉得自己就是不会说话或者说话难听的人,自己就是不能控制情绪的人(里面也含有简化思维的成分)。一直以来错误观念,负面的语言和情绪不断强化而且自己不能主动分身出来意识到这些情况,所以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
我现在正处于慢慢从后知后觉到当知当觉的过程中,其实很早之前就后知后觉了,事后经常后悔想弥补,但是苦于找不到方法,也没有看到错误观念的本质,就算有时候意识到了自己有些错误观念但是也不清楚怎么有意识地来改变这些观念。现在明白了,这些长时间形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都不是一蹴而就就能达成的,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在长时间的刻意训练中慢慢形成。
我现在暂时做不到马上就能口吐莲花,也不能保证每次都没有负面情绪出现,但是我能立刻意识到这些触发器并有意识的不让它们产生负面的影响,而且还努力地往积极的方向寻找意义,不断地纠正限定性信念。我相信通过自己正确的努力慢慢能达到念起即觉、静观其变、口吐莲花的效果。
这中间还认识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新概念——小我和理性自我。小我是人由基因遗传下来的无意识地自发地自我保护机制,是动物大象。与之相对应,理性自我是人有意识地自我选择,是骑象人。
我们通过察觉语言来理性地分析小我的五种喜好,明白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语言其实是小我在推卸责任、逃避现实、简化思考、自我放弃和自我强化;通过觉察情绪来了解小我的生长原理,明白了我们可以顺应它的生长原理往积极的方向进行调整(通过不断给与正面的奖励和刺激来逐渐强化正面的触发器)。小我的特点是趋利避害、只顾眼前、容易激发,因此我们要逐渐让小我看到长远的利益和暂时的痛苦,适时给与正面奖励,尽量远离那些刺激源。其实小我没有对错之分,它只是为了自我保护,但是它这种自我保护机制比较原始比较简单反而造成了成长的阻碍,理性自我要做的是顺应它的需求,让它往积极的方面发展。
二、刻意训练的过程,感受及对我实际生活的影响
在刻意训练分身术期间,先对自己的各种触发器进行分类,每当遇到负面触发器出现就开始提高警惕。我给自己暂时定的标准是先闭嘴,冷静几秒,想其他解决办法。通过这几天的刻意训练,我暂时可以做到不出口伤人,不随便表露情绪,不一定能马上执行其他的有效的解决办法但是能先控制住局面。然后我再找时间填写自我觉察表,分析整个事情经过:外部刺激源是什么,内部动机是什么,触发器是什么,根本的错误信念是什么,其他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我想我接下来要做的是持续地刻意训练,朝着这样的目标前进:不用填表能快速地先念起即觉,然后静观其变,最后口吐莲花。
在刻意训练的过程中我能明显的感受到自己心境变得平和,一些问题也不再是问题,以前经历的很多事情也能通过理性的分析找到根结所在,当然和家人的争吵少了,理解多了。对于个人成长方面的理解也更进一步:成长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将问题看成痛苦也可以将问题看成推进器。成长中需要不断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而技能只有通过一点一点刻意训练才能形成。积极主动只是高效能人士的第一个习惯(也是最基础的习惯),分身术只是第一个技能,这些都是成长的垫脚石,就像老师说的“成长不急于一时”,不能急功近利。
三、关于作业的感受及链接
通过课后作业能深刻体会到认知要达到理解的层次只靠听听别人讲讲是绝对不行的,通过自己写作输出把讲师的话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本身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但是要达到深层次的理解还需要更多的努力。通过学习别人的课后作业和答疑会能够解决一些自己没有理解或者理解有误的内容,通过自己实际使用又能进一步加深和熟练理解的内容。这些都使得对一个知识的认知层次不断提升。我们现阶段的目标是理解和使用,但是通过不断灵活地使用自我察觉表下一步目标可以朝着灵活应用到其他领域,形成知识体系,能站在更高层次进行评估,终极目标是在此基础上能创新。这让我想到了最近看的教育学书籍里面说:“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虽然说学校教育这么多年基本上只能让我们达到理解和使用的层次,但是个人发展是终身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
四次作业的链接:
预习课:积极主动的道术器理解
第一讲:别再用恶毒的话伤害爱你的人
第二讲:我需要一颗能发现积极意义的心
第三讲:放下自我,关注周围
四、关于别人作业,答疑,和讨论的感受
通过观看其他人的作业我也深切体会到每个人都有特殊的身份、立场、环境、历史条件,别人的视角能够提供另一种观看感受,也能体会到每个人的观念不同都是可以理解的,每个人的一些言语、情绪、行为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如果我们能更多地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他/她当时为什么那样做,就能更多地理解他们,也能减少不必要的能量耗费。
提到能量耗费,想到答疑里面一个学员问“是不是让自己消耗能量的事情都是不好的?”。老师明确了一下,消极情绪产生的能量内耗才是应该避免的,要把能量用在增长自己价值的事情上。
关于情绪的答疑中,另一个我比较关注的地方是老师对于情绪的不同处理层次的说明:最底层任由小我随意发泄情绪;略高一层找到其他合适的方式释放情绪;再高一层倾听情绪背后的意图,找到积极意义,用更好的方式来实现积极意义;顶级开悟的人没有负面情绪,都是爱!
另外一个在伙伴们的讨论中和答疑中都能看到的问题是:积极主动是完全针对自己本身如何对外部刺激进行有意识选择,没有涉及到是否觉察他人,影响他人。当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能够同时观察和判断他人的行为和目的也就能更好地掌握局面,灵活处理。
同组的小伙伴们暂时都没有完成结营作业,之前看了其他几期活动的结营作业,感受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自己的理解和这次学习对他们的影响,但是关注点都会有所差别,这可能跟每个人的职业、家庭、正在进行的事情等等有关。有的人比较关注信念,有的人比较关注觉察能力,有的人比较关注情绪,但是都有我值得学习的地方。特别是在写作的技巧方面有很多启发。
在小组讨论中,我对一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大家的回答也给我解除了迷惑。比如说,如何利用愤怒的能量来改变自己不能接受的事情。愤怒是负面的,能量很大,如何找到它的积极意义呢?先找到情绪背后的意图:是因为有自己不能接受的事情。那是什么事情不能接受呢,那我积极的来改变这些事情让它变得可以接受不就行了吗。
五、训练营结束还存在哪些问题?可能的解决建议。
自我觉察表中的“关注点”如何理解?
老师建议:提到可以参考《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积极主动本分的影响圈和关注圈的概念。
怎么把后知后觉效率更高地提升为当知当觉?
老师建议:只有通过刻意训练。但是通过真自由训练营是不是有更有效的方法?
如何确定自己的价值观?
老师建议:可以年底参加向组织揩油吧,系统地测试;也可以去微信公众号上输入:价值观,跟着文章做一下。
为什么老师认为一个人幸福的标准跟是否产生内耗是直接联系的?
六、对本次训练营的综合性评价。
本次训练营在理论上自成整体,既有科学的方法和具体可行的操作工具也有规范的运营体系来帮助实现训练的有效性,确实是比较有价值的训练营。这一门槛是对组织者和参与者双方的考验,但是是值得的。想成长的人都想待在这种高质量的群体当中。
个人感觉:连续四天的课程太紧凑,中间消化理解不够深入。当然最终还是要靠自己长时间的训练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