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 加入小渡学院时有过迟疑,因为在舒适区待久了,一直觉得自己无论哪方面都能得心应手,不想承受太多压力,不愿被逼得原形毕露,不敢卷入“亲密关系”……但还是听到了内心的声音:再勇敢一点,你可以走得更远!于是,在犹豫了一小阵儿后,还是毅然递交了小渡申请资料。
听了两次小渡督导课,韦老师言语犀利、要求严苛,压力、焦虑油然而生,额头沁出冷汗,这是在说我呀!但听进去,仔细品味,真诚率真,字字情真意切,用心良苦。我之所以感到不舒服,是因为韦老师把一直安逸待在舒适区的我拉了出来。带着压力认真听完了两次课,每次还都听了两遍,听的过程中,时时感受到心灵的激荡,安分已久的灵魂开始“躁动”起来,仿佛一颗沉睡了多年的种子在这个春季萌发了。这颗种子名叫希望,希望变成更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希望成为更好的人,希望人生走得更远,希望生命更有意义、更加精彩!这就是“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吧。
韦老师用他惯常洒脱的语言漫谈着他的理念、想法,用他擅长的隐喻表达着他的思考、智慧,用他时而幽默时而嘲讽时而语重心长交代着他对小渡们的殷殷期盼。从他的督导里,我看到了一位普通的心理咨询师成长为著名的心理学家所付出的努力,我看到了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心理学家如何用他的“知行合一”践行着“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的铮铮诺言,我看到了一位心理学领域的先行者在他功成名就后竭尽全力推动整个心理学行业走下神坛走向大众化的“大我”情怀……这是很多活在“小我”情结里的人需仰视的。
我听韦老师的课,每一次都会有许多点是能让我茅塞顿开、眼前一亮、脑子灵光一现的,他总是能一语道破某些天机,总是能换个新视角看老问题,以四两拨千斤之势,轻松破解困扰我的或很多人的瓶颈,于是问题不再是问题,困扰也立马烟消云散。这是韦老师的智慧,也是他多年学习、实践、思考、总结的结果。这也是我特别佩服韦老师的地方。
韦老师定位我们小渡学院是一个团体,他是团体导师,小渡们是团体成员。这两次督导课里我亲身体验到了韦老师作为团体导师的“三位一体”:时而在前引领、时而在左右陪伴、时而在后促动。韦老师把小渡学院的成立置于整个社会大背景下,让我们每一位小渡都感到肩上的社会责任,他把自己的多年的心理学职业生涯经验和成功秘诀总结出来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他不无犀利地分析写作发怵背后的心理机制以及认真点评和鼓励小渡们的作业等等,都体现了他对我们的引导和指引;他认真澄清小渡学院的设置、小渡思维、小渡文化,苦口婆心地教我们如何写作,尊重每一位小渡,君子之交不卑不亢,不侵犯,不勾引,这些都让人感受到被尊重、陪伴的安全和温暖;他也会明确告诉你“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写作的能力其实是心理的能力,他在课堂、课后让你说写就写,从“事上练”到“事上炼”,让懒汉、混子、水货等无所遁形,这些又让我们看到一位严厉的导师对自己研究生的高标准、严要求,在后面推着你、赶着你、踹着你往前奔跑。作为学员,我甘心情愿在小渡这座“炉膛”里被千锤百炼,同时,我也要打破自己的防御,努力向韦老师、导师团队学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渡,成长为一名渡老师。
课上,韦老师让我们练习“随时随地”写时,我写了一段文字,以此来作为这两次听课心得的结尾:我正在听小渡学院第二次督导课,韦老师在给我们讲《写作的能力》,听着听着我进去了,听着听着心打开了,我意识到要“向外掏”,明白了要“把自己交出去”,一下子觉得轻松、欣快起来。原来写是一种表达,一种呈现,一种交流(自己与自己交流)……写着写着花儿就开了……写也是一种疗愈,一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