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归还是要有点信仰

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聊天,他告诉我他去色达天葬台看了一场天葬,回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缓过来,感觉对生活都失去了兴趣。

虽然我还没去看过天葬,但我很能理解他的那种感受,初中时我也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生与死这个问题,说来很可笑,我那段时间陷入一种抑郁状态,想到人终究一死,不知道活着的意义,越想越沉沦,一度无法自拔。

后来无意中接触到一些佛教的思想,接受了“生死轮回”这个说法,才真正从那种状态中走了出来。也许会有人说这是迷信,但我却把它理解成宗教信仰。

在我看来,人终归还是要有一点宗教信仰精神世界才能更加的丰富。这“一点”就是要把握住信仰的尺度,没有不行,过之也不可。

掌控社会运行规律的法则不外乎三种,法律、道德、信仰,“法律”和“道德”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慢慢发展完善的,只有“信仰”才是最原始的法则。和“法律”和“道德”相比起来,信仰受人为影响最小,但却最能约束一个人的行为。

人处于某一种状态或某一个位置时,“法律”和“道德”对行为的约束就会显得很无力,比如在战乱时的相互残杀、饥荒时的易子而食;甚至在相对稳定的现在,有些人自杀前还会拿着西瓜刀随便在路边带走两个路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法律”和“道德”的局限性,因为在极端环境下纯人为制定的规则很容易被打破。

但信仰就不一样,它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信念,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小。就拿佛教来说,但凡相信因果报应一说的人在做出格的事之前肯定都会三思,这种自我约束比“法律”和“道德”这种外界施加的约束更有效。

而信仰过之就会成为迷信,迷信的人不仅愚昧而且可怕。那信仰和迷信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还是以佛教为例,在佛学中存在一个名词叫“业力”,佛家认为“业力”是支配人生命经历的一种无形力量,它因“业因”而生,终于“业果”。佛学认为人在有意无意间会种下或善或恶的业因,种下的业因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业力,业力会纠缠在人的身边,等到机缘成熟时就会显现,报于人身,形成“业果”,这就是“因果”一说的由来。

信仰就是相信因果理论,在行动中种下善因,期盼得到善果;但迷信则是相信一种超自然力量,放在佛教中就是相信佛、相信菩萨,这种人不会在意因果,只有当自己得到恶果时才会寄希望于超自然力量去改变因果,“临时抱佛脚”就是迷信的人经常干得事。

扯了这么多,只是想证明宗教信仰存在的价值以及宗教信仰与迷信的区别。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我可以毫不避讳的说正是宗教信仰把我从泥藻中拾起,宗教思想往往是最睿智的,能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从而减少人的许多烦恼,比如生老病死、悲欢离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即将结束的这个月是我人生中最惨淡的一个月,所谓穷出翔也不过如此。 但是,这个月又是我经历的东西最多的一个月,不得不...
    A7TuG3阅读 1,000评论 0 2
  • 炎热的天气,人们的心情就像上紧了的发条,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心情也会变得极差。但不管你有再怎么样差的心情,请不要随...
    一叶青荷阅读 368评论 0 0
  • 超级个体每天打卡 【每天三件事】 1、参加读书会自愿者活动 2、去找朋友谈事 3、晚上读一本并写总结 【小确幸】 ...
    Katrina程阅读 145评论 0 0
  • 相信我能做到 写到一百篇时 我就给他看吧
    JAQ阅读 24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