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到李微中在《熬夜是现代人的药还是病》那期辩论里的片段,他念的那段对话突然撞进心里——
"人为什么要喝酒?因为不喝酒的时候不快乐。你说我为什么熬夜?因为我的生活是空虚的。那为什么不白天填满它?"顿了顿,"白天的世界,本就不属于你啊。"
这话像根细针,精准扎破我昨夜的混沌。昨晚临时接了急活,电脑屏幕亮到凌晨五点半,合眼时窗外刚泛鱼肚白。今早定了三个闹钟才挣扎起来,头发乱得像鸟窝,端着咖啡坐到桌前,眼皮却沉得往下坠。方案改了两版都卡壳,数据看错行,电话里回了三次"稍等我理理"——明明是寻常工作日,却像被人按了0.5倍速播放键。
突然就懂了熬夜的荒诞:我们以为偷来的夜是属于自己的,结果第二天连本带利赔进去。算着熬到两点的"自由时间",换来的是全天昏沉的代价,哪笔账都不划算。
想起朋友总说:"白天的时间像漏沙,抓得越紧越焦虑;可到了晚上,反而敢停下来和自己对话。"可对话若是总停在"为什么活着""日子为什么没劲儿"的漩涡里,那不是治愈,是反复撕开未愈的伤口。
或许该换个思路:不是白天的世界不属于我们,是我们还没学会在白天站稳脚跟。把深夜的辗转反侧,换成清晨的一杯温水;把凌晨的辗转刷手机,换成列一份具体的小目标。当你能在白天理直气壮地活,深夜自然不必用疲惫对抗空虚。
毕竟,能救自己的从来不是凌晨三点的酒,而是清晨六点的光。
我们总以为熬夜是抢回生活的主动权,后来才明白——真正的掌控,从在白天清醒地活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