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晨,与好友相约南京。不巧,好友因错过动车,误了时间,傍晚方可赶到。下午,一个人骑车至先锋书店,读书消遣,写明信片,遥寄问候,午后时光就这么轻易打发了。
是日的愉悦在于周遭是你不认识的人,无需寒暄 ,无需顾及他人的眼光,开辟自我的世界,交流只于书而言便足够了。
走进先锋书店,明信片区的正当中矗立着仿罗丹《思想者》的雕塑。在这里思想者目光的凝聚点不再是地狱之门里那些凄惨、沉痛的灵魂,那些直面苦难的悲痛,但放置于读书空间,却显得如此自然,可能但凡世间的伟大思索者都肩负着关乎宇宙、关乎人生、关乎生命、关乎爱与死的沉痛思索负重前行,而这背后的真相与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遭遇竟是如此吻合贴切。凝重、深邃、沉重的痛感是真正思考者思索的必然结果,或者可以说就是思考本身。而这痛感恰是娱乐至上的时代所缺乏的。面前雕塑手托腮的交流给人的感觉近乎是一种沉静的力量,而阅读时也只有这种力量才能回应心灵的观照。
我见白墙上悬挂的某作家吸着抖烟的装饰旧照,不由想起以加缪叼烟照作为书的封面的《局外人》。默尔索的生存景况构成了大地上异乡者的最好写照。参照司法程序操作,他做为审判中心,失去了为自己辩驳的机会,恰恰相反,真正的局外人却逐一闪亮登场,把法庭当做各自发挥聪明才智、展现绝妙的口才、裁判公正公平的秀场。被审判者反而丧失了参与权与申诉权,成了唯一多余的人,只能任人宰割,被迫接受荒谬的“事实”。依于罪状而看,法官的审判不再基于事实本身,而是为事实找了诸般推波助燃的理由,以他在母亲葬礼上无动于衷、次日与女友厮混为由导出他杀人的不良动机和必然性。然充其量不过是一次正当的自我防卫和误杀。默尔索的性格和生活方式无非与群体的普遍性相矛盾,他是异类,他跳出规则的既定模式,他不是不懂这些,他对人类生存状况也有着清醒和超脱的认知,他清楚“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他亦理解“人类的活法几千年来都是这个样子”,只不过他依旧选择遵照本心活着,选择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的活法。就像是剥竹笋般,一层又一层剥去表皮的包裹,那是情感中的虚浮、伤感、张扬、夸张的成分,最后只留下本质的东西,他的平淡冷漠、无动于衷的生活姿态谱写了司法和世俗观念意识形态的最后挽歌,监牢的阴暗潮湿中,我仿佛看见他面对充满星光与默示的夜,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心扉的场景,而第一次用热情拥抱世界的结果竟是行刑那日很多前来看热闹的人群抛掷的仇恨喊叫声、嬉笑声、怒骂声……何其哀哉!
每每于人流中,于浪潮般涌来却无处可躲的人群中,看到的是每个晃动的肩膀上顶着圆形的一片漆黑的人头在无休止地移动,张望,对焦,寻找……我总是慌了手脚,心中蓦地涌上疏离感,被排除在人群之外,不想交流,不想接触,有的只是无尽的张皇。喧嚷的人群作用力朝某个方向直逼,把你推着往前,迷茫的空间被挤压,这时侯连徘徊甚至成为一种奢侈。最终你的声音淹没于人群之中,你的身影消失在路的尽头。
此时此刻,忽然想起那位用眼波的余光扫视了千年的老子。该是某个明媚春日的午后,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那位独登楼台的老者,保留着游离于人群热闹狂欢之外的那份清醒,思考着我与“众人”的距离而嗟叹: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老子在思考,他在拷问自己的内心 ,尽管彷徨有时、失落有时、孤独难免。但他宁愿孤傲地活着,沉湎于孤独中,是无人理解的低落但亦是孤芳自赏、引以为傲的资本。他用清醒和思索为自己构造了一个足矣抵御外界纷扰繁杂的城堡,无形之中隔离了庸庸众生的日常,智者的清醒总是见于我等凡人的混沌迷离之外。
孤独者深自缄默,如云漂泊,如寂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带来万古长夜的一丝光亮。然你我终无声震人间之才,亦无点燃闪电之志,终不过是在以单薄之力与孤独独自对抗,直至敲响一间间隔离着外界与自我的精神小屋之门后。拜访过数位孤独之士,遭遇茫然失意而求不得的景况,而后精神抖然为之一颤,最终我们干脆与孤独结为盟友且并肩作战。
“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我们一切的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上的思乡病。想找一个人,一件事,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的世界有个安顿的归宿。”钱钟书先生于那些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中看透自己心灵依托之所在。无疑我们仿佛置身于荒无人烟的岛上,在这孤岛上灵魂终日漂泊却无处可栖。一个人的悲凉与谁言说,一个人的喜悦与谁欢畅纵情,到头来不过是一个人的浮世清欢、细水长流。
亚伯拉罕知道人在地上不过是客旅,是寄居的;摩西视一生的年岁所矜夸的不过是烦恼愁烦,转眼成空;所罗门王历繁华享荣耀喟然长叹虚空的虚空,如捉影如捕风。于是他们在等待一座有根基的城,等待新耶路撒冷从天而降,他们一直在寻找,寻找属天更美的家乡。前方十架窄路,神圣之光照耀引领,行在光中,引我寻求异乡中的家园栖息地,此心安处方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