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9.12 星期一 晴天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
但是首先,我们需要充分地认识:什么是自己?
所谓“自我”,是我们对自己的感知、认识与评价,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心理活动,也是心理学研究的起源。
知道“我是谁”,“我”有怎样的记忆与感受,“我”应该做什么……决定了我们该以何种姿态去面对这个世界。
例如,当我们面临职业选择时,只有充分了解自我的能力、潜质、性格更适合做什么工作,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为职业的顺利发展打下基础。
一个人对自己认识得越深入,了解得越全面,走的弯路就越少,也越有可能过上满意的生活。
佛教当中有个概念叫做“内观”,意思是往内观察自己,梳理思想,与自己交流和独处,达到身心的净化。而书写,正是一种直面自我的介质和途径。

通过书写,我们会对问题进行反思、剖析自己的情绪,找到真正触动我们情绪的东西,发现那个平日里“不被看见的自己”。
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发现过去曾被我们忽略的“本自具足”的资源与内在力量,从而使我们可以接纳自我,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得到自我的重建。
你可能把主题链接到:和别人的关系,包括父母、爱人、朋友或亲戚;你的过去、你的现在、或你的未来;你过去的样子、你想要成为的样子、以及你现在的样子。你可能写下每天同样的议题或经验、或是不同的主题。所有你写的都将完全保密。
别担心拼字、文法或语句结构。唯一的规则:只要你开始写,就持续到时间结束。”
第二,别担心流露最真实的感受与想法。
书写过程需要不加掩饰,对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做到完全诚实,将会对你很有帮助。
第三,写作结合客观经历和主观感受。
比如,今天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关系、我们的目标,乃至我们的梦想?
第四,接纳自己暂时的不适,坚持就会胜利。
第五,发现益处,建构更加积极的未来自我。
即便是经历了不愉快的事情,也可以换个角度思考自己可以获得哪些成长,如何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同时,也需要写下对未来的积极构想,描绘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总之,书写的价值,不只在于记录感受和想法,疏解负面情绪的压力,更在于帮助我们与自己对话,看清自己的内心,让你回到过去,细品当下,然后收获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