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画,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
有一些基础,但是不连贯
感觉太高深,完全看不懂
画法太专业,傻傻分不清
长得差不多,看不出区别
离我太遥远,一点不时尚
真心看不出,到底有哪好
其实,中国画的美,你没有发现。
于是,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方法。
活动现场
昨天下午,深圳读书会联合宝能城册之丘举办的第10期悦读社活动,我们邀请到陈晨博士。陈博士大学的专业是中国画,硕士是研究中国绘画史,博士是研究中国绘画艺术市场投资与艺术管理,毕业后到博物馆搞书画类文学的研究与鉴定,现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讲师,这样扎实的专业背景与工作性质,使得老师可以从一个非常多维并且宏观的角度去看待中国画。
这次陈博士专程从天津飞来深圳,为大家带来一场生动、幽默、接地气的艺术课。
陈晨博士
一开场,陈博士说,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一些中国画,也许是一个概念,一个画家,一幅作品,这些就像零散的珍珠。
如何把脑海中零散的珍珠串起来,这个方法,就是中国绘画的历史脉络。
中国绘画历史脉络
以上这幅图为陈博士总结的中国绘画历史大脉络。从魏晋到清代,绘画从贵族审美到文人审美,再到世俗审美的历史变革,发展到今天,绘画已然走进寻常百姓家。
中国画说起来也是非常博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地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美术史知识结构?陈博士以中国十幅经典名画入手,让我们窥见中国美术史的大概面貌。
1、《洛神赋》
2、《步辇图》
3、《虢国夫人游春图》
4、《五牛图》
5、《韩熙载夜宴图》
6、《千里江山图》
7、《清明上河图》
8、《富春山居图》
9、《汉宫春晓图》
10、《百骏图》
以上为中国十副经典名画。接着的分享,陈博士就从这十幅经典名画展开,让我们了解每一幅画背后的故事,如何欣赏一幅中国画等等。
《洛神赋》画作的创作者为顾恺之。这幅画根据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所作的辞赋名篇《洛神赋》而创作。在曹植的笔下,洛神的形象美丽绝伦,文章中这样形容洛神之美: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洛神赋》的每一幅都是虐心的小电影,有很强的故事性。
从技法方面,陈博士分享了顾恺之人物画的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传神阿堵 传神是关键
以形写神 神态是王道
迁想妙得 细节是魔鬼
《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名作,内容反映的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
陈博士从颜色的平衡,强与弱;画中人物比例的角度为我们分享。这幅作品,设色典雅,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乍一看,穿着大红色衣服的使者很突出,再看,唐太宗身边的侍女身着淡红色的条带饰品,从而使得画面颜色平面。
唐太宗被一群宫娥围绕,但明显图中唐太宗的人物比例偏大,这是由人物的身份地位决定的。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
最神秘的女人——《虢国夫人游春图》,为唐代画家张萱的画作,此画再现了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的三姐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环境。
陈博士分享说,图中哪一位才是虢国夫人,至今还是一个谜。此画构图疏密有致,格调明快,体现了盛唐的风貌。
《五牛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纸本画,为唐朝韩滉创作。画上的五头牛,姿态各异,造型生动,动静有致,观此画可注意牛的神态和线条之美。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名作。此画描绘了南唐后主李煜时中书舍人韩熙载与宾客、门生、女伎等夜宴的场面,画面分为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宴散。画与画之间有很强的联系和互动。整幅作品互为呼应,工整精细,构图完美。
宋徽宗的梦里江山——《千里江山图》,据卷后蔡京题跋知系王希孟所作。作品为长卷画,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和浩渺的山川风貌,构图气势恢宏,整幅画的墨青、墨绿基调浑然一体,鲜艳且富丽堂皇。
宋徽宗作为一国之君,喜欢弹琴、赏石、绘画、书法、骑马、蹴鞠、玩鸟射箭等,自身对绘画有很深的造诣,由于他的九五之尊的身份地位,将画师的地位提升到最高的历史高度。他兴画院、建画学、编画谱,考学严格,亲自教授。
18岁的王希孟就为北宋画院的学生,后得到宋徽宗的亲自传授,半年后即创作了《千里江山图》。关于王希孟的生死,至今还是一个谜。
这幅画,大家都听过,它是最著名的一幅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以长卷形式记录了北宋汴京的城市风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201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个《清明上河图》的真迹展览,成千上万的人排队为了一睹此画的风采,排队10个小时也在所不惜,可见人们对它的热衷。
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描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车、娇、船只、房屋、桥梁、城楼、广告牌等等,体现了宋代的社会风貌,场面异常热闹,但这幅画表现的并非繁荣的市景,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机”,虹桥下的老太太和小孩子,陈博士说也是充满了隐喻。
成吉思汗建立元朝后,将种族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又将职业等级划分下九种:官、吏、僧、道、医、工、匠、娼、儒、丐。当时读书人排在第九,现在我们称作“臭老九”,古人说学而优则仕,很多读书人在政治上无出路,就隐居,当时隐士很多。
最痛的撕裂与分离——《富春山居图》就在这个时期创作,创作者为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附:元四家分别为: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富春山居图》于清代顺治年间遭到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包装,定名为《剩山图》,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宫廷女子大聚会——《汉宫春晓图》,该画作者为仇英,仇英是吴门四家之一。(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汉宫春晓,顾名思义,此画描绘了宫中妃嫔的生活:妆扮、浇灌、折枝、插花、饲养、歌舞、弹唱、围炉、下棋、读书、斗草、对镜、观画、图像、戏婴、送食、挥扇,画后妃、宫娥等等,描述了宫闱中的日常琐事,符合民俗审美,具有世俗审美的价值。
《百骏图》,创作者为清代宫廷绘画领袖郎世宁。从康熙到乾隆年间一直效力于皇家。在他中西合璧绘画技法的影响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清代宫廷画风。
《百骏图》描绘了姿态各异的骏马百匹放牧游息的场面。全卷色彩艳丽,构图复杂,风格独特,为写实画中的中国画。
十幅中国名画的欣赏接近尾声,接着,陈博士比较了中西绘画的不同。
陈晨博士
1、思维理念
中:感性 主观
西:理性 客观
2、表现形式
中:线条 笔墨
西:光影 结构
中:散点
西:焦点
3、材料
中:丹青 水墨
西:油画、水粉、水彩
4、中国画体系,书法为基础,讲求线与笔墨;
西方绘画体系,素描为基础,讲求光影与结构
这几年,陈博士在博物馆搞文物研究,策划展览,画画,写研究文章,在大学教书,做公益讲座,做艺术沙龙,对于中国画有自己的一个系统的认知。
正如这场两个小时的分享,他把看似高大上的中国绘画变成非常接地气的分享,需要的不仅仅是日复一日积累的功力,还需要一点不一样的情怀。
少不了的大合影
分享结束,在自由的互动交流中,大家都非常喜欢陈博士轻松有趣的分享。感谢陈博士,期待有机会再来深圳读书会分享,把更多关于绘画的知识,关于美术史的知识,以及背后的感动分享传播给更多的人。
活动花絮宝能城册之丘
宝能城册之丘
深圳读书会主持人向卫
活动现场
陈晨博士&现场书友
主题:用十幅画为你串起整个中国美术史
地点:宝能城册之丘3F
时间:2019年5月27日 周日 15:00-17:00
嘉宾:陈晨
主持:向卫 文案:饮笑
摄影:鹏少 服务:六月 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