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决定人生高度

人生的本质是资源的配置,资源包括战略性的时间和注意力,以及战术性的金钱、人脉、才学、技能等一切可用的东西。

人生的高度在于把资源配置到了可积累、复利效应明显的地方,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就是要尽可能的投注到可以创造价值的事上。一开始,我们只有时间、注意力,所以会有长达至少16年的时间投入换取知识和才学储备,然后就是把资源换成价值,一段时间内集中所有资源力求突破、并尽可能的蓄势积累,是最优策略。

只不过我们都会迷茫,都会走很多弯路,耗散掉很多资源,一段时间后,一开始相同起点的人会拉开不小的差距,原因就是如此。不管是运气还是认知,跑得快的都是把资源用对地方的一群。时间越久,差距越大,巨大的差距是因为有的人持续的投注在有复利效应的事上,形成了火箭式的蹿升。

以职业竞技性运动员为例。他们的人生围绕技能展开,而体育这行的根基是身体素质,所以他们每天的关注重点是怎么把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身体状态最重要的是睡眠、饮食,然后才是各项机能训练。比如全球顶级赛事足球,基本上顶级球队都有自己的训练基地,设施绝对是豪华,每位球员有属于自己的公寓,指纹或者虹膜识别,标准配备包括高级卫浴、床,有专属的营养团队,王牌巨星背后更是一整个涉及医疗、健康、商业、经纪的系统。出去比赛都会携带自己的营养队、厨师、医疗队,还有每位球员专门定制的床,就为了更好的睡眠目的就是尽可能让球员们保持最好的状态。运动员是拿身体素质和技能挣钱,所以他们的资源也都是投注在身体上,这是他们生存的手艺,赖以为生,所以专注投入。

健康是每个人最重要的事,说起来都认同,但没人会像运动员一样把大多资源都投注在身体素质上,而是会更多的聚焦在自己赖以为生的手艺上,这就是资源配置的主线原则:以价值创造为主。

以我自己为例。以前的专业是金融,这行的目的就是抓住机会、赚回来更多的钱,每个从业者都是以此为导向,赚或亏,割或被割,简单纯粹,所以博弈场景相比其他行业就异常惨烈,活下来的就是自然胜出的赢家,并在生死边缘形成了一整套思维系统:忌暴、耐心以及情报最重要。以此系统为底层,我的资源投向就非常清晰,每天搜集分析各国主要部门的数据,关注军事、经济、外交、政治动态,都是在计算概率以求尽可能做好准备,“先为己之不可胜”;记录时间、反省日志本质是提升时间利用率,力求在单位时间可以有更高的产出;每天一篇的写作是在记录自己大脑的轨迹,以求提升认知模型突破的契机;做闭门会、做活动、采访、甚至做禅院等都是在营造能够获取高价值情报的圈层,赚钱的机会全在大众不知道的地方以及和少数规则制定者建立信任甚至是利益共同。

虽然不靠身体素质为生,但如果真正认知到健康的重要并坚信自己可以活过百岁,就会每天都投入固定的时间锻炼身体以及冥想健脑,学习健康营养医疗的知识,好好睡觉、认真吃饭,尽量少干用健康换金钱的事,想想你每天真正花在健康上的时间和注意力以及其他资源有多少。

现在及余生,我想干文化方面的事,那么资源的投注也必然会是以此为主,从思维到行动都会有一个彻底的改观,因为资源投入不够量,就只是浪费而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