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一个普通的双休日,阳阳再一次大早晨起床,从北京南六环奔往北五环,如“西天取经”般折腾了1小时40分钟后到了北京联合大学,在这个雾霾天肆虐和清冷的早晨,看着教室里满满的同学,阳阳还是蛮开心的,拿起教材找了一个空位坐下。阳阳不记得这是她第多少次听课,但是优质的课程资源她从来不会放过。
课程分享的主题是DISC,主要介绍每个人的性格特质,如何与不同性格特质的人进行交流。这些课程内容让阳阳原本因工作苦闷的心情瞬间找到了依靠,她知道自己C型的性格如何跟D型的老板汇报工作才能让他满意,也知道如何引导自己S型的下属开展工作。但测评结果还是真实的展现出阳阳的离职倾向。
下午17点,北京的雾霾还没有散去,听完一天课的阳阳并没有觉得太疲惫,她整理了下今天的课程精髓,又配了几张现场图发到了朋友圈,很快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点赞和评论:“忙啥呢你,总看你发这些东西,这是干什么的?”
阳阳有些无奈,这已经不是第一个同学这么问了,QQ空间经常有人会留言“你现在专业是做朋友圈推广的吗?”以往阳阳肯定是C型性格发作,自己一肚子怒气,不给回复或者回复对方浅薄无知。听完这节课后,阳阳迅速转化心态,并用温和的语气给同学单独发了一个语音:“我现在还在以前的软件公司做运营,业余时间学习听课。”同学又追问了一堆问题,阳阳都耐心解答了。最后的结局是阳阳和同学都很开心,同学还主动加入了阳阳举办的打卡群和读书群。
02
这是一个知识爆棚的时代,也是一个学习力爆棚的时代。但是大部分人,总是等到新鲜事物的热浪席卷而来时才意识到,自己OUT了。大家想的是,如果斜杠青年刚火的时候,自己先占坑写文章、分享课程,也能赚钱了;如果社群刚兴起的时候,也邀请知识型网红进行课程分享,也能成立公司了!事后诸葛的叹惋,总是不绝于耳。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了剽悍一只猫、彭小六、杨小米、Frank等都开始做起社群和课程分享,也赚到了一些收益。
有位朋友璇,她很喜欢逛电商平台,经常选购一些性价比高、品质好的物品,而且都是家里需要的。大家建议她做一个这样的公众号,或者在社群做分享课,但是她觉得自己准备的还不够充分,自己的穿搭技巧也只是职场人士比较适合,不能广泛的推广,于是经常在各个平台闲逛,假装筹划着自己的公众号,但是一篇文章都没有发表过。
其实写一篇文章与听一次分享课程一样,最重要的是从0到1的过程。这个从0到1的过程,不仅仅是对未来变现的积累,还伴随着一个人成长体系的建立。
从0到1=变现积累+成长体系
对于璇自己而言,这个从0到1的过程不仅仅是要写文章,更要弄懂为什么写此类文章大家喜欢阅读。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她在写作过程中也会陆续有一些合作,有了第一桶金。
万事开头难,3个月日更文章可能是成长体系中最难的事情,至少也是其中之一。就像璇说的,从0到1有可能比从1到100更重要,坚持一个季度日更,可能比之后几年写过的文章加起来都重要。
03
当大家都没遇到时机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靠学习变现的速度其实是差不多的,大家的变现来自于成长积累,其过程是漫长的,因为需求数量的增长没有杠杆撬动。但当社会学习力和需求达到一定程度后,个人知识储备的能量决定了变现的速度,决定了是否实现财务自由和实现的速度。
比如一家企业要做大型发布会PPT,有两个团队备选:一个是入PPT行3年的团队,一个是秋叶PPT团队,这家企业会选哪家?单说秋叶本人自09年救开始研究PPT,团队接纳和解决的成功案例比另一家做过的PPT都要多。
今天在成长体系课程上,优质课程资源越来越集中,知识技能水平拉大也是一种非常显著的趋势。我们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不是一种好现象,但很可惜,它可能就是现实。这种差距的拉大,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或许就在于,很多人完成从0到1的过程太漫长了。有的人缺少从0到1的勇气,而更多人则缺少从0到1的理念转变。而对完成了这一步的人而言,在思考如何从1迈向100?这将知识技能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我们都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但为何开始的时间不是此刻?
END
我是筝小钱,北漂5年的互联网运营
读完我的文章如有收获,请您点赞,鼓励我继续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