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写作?
当我意识到我想要做的事只有写作时,这个念头好像是从我出生就跟着我了。但不是,我在高三是想做的事情还是央视纪录片《远方的家》的外景主持人。在上大学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想做的事情变成了写作,再去重温当时情景回想最初原因就做不到了。只能写现在我为什么要写做了。
小时候我很喜欢读书的,和语文或作文相关的书我都会去买或去借着看。而且读作文书是很闲的一件事,很舒服。所以我家里有好几摞的作文书。至于借书读,不管是男生女生,玩得好的还是不好的,只要有我想看的书,我都会去去借来读。上小学时有个男生碰掉了我和我同桌的书,我同桌就很生气地在那里捡书本,我一看那个男生好像有一本我没看过的《阿衰》,就借这个机会跟他借书,接着就看起来了。也不管掉在地上和同桌混在一起的书了。同桌一看我什么都不做的在那看书,也不和她一起数落那个男生,就和我生气冷战。还好,这都是小事情,我读完那本书后又和同桌解释了一下,就解决了这件事。之后我同桌就知道我很喜欢读书了,也表示能理解,后来还会和我一起读书。不过我小时候家里的启蒙书是我爸在县城里给我带回来的手掌书《十万个为什么》和去村委会拿的《妇女生活》。
这些还不足以引发我想写作的念头,接触到的书籍太单调了,还没有接触小说故事一类的书本。在小学五六年级时,家里安装了电脑,不知道在哪在哪个网站读了第一本穿越网络小说,叫《九岁小妖后》,捂脸,好羞耻。我读的实体第一本小说是上初一时下铺女生在别班借的青春言情小说,我熬夜看了四五个小时才看完。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到现在,以后估计也不会改掉了。在刚接触小说的那段时间我很上瘾,看了好多小说且类型多样,但也是后知后觉知道的。那时候只是有小说了就去读,也不会进行选择的。有的读就不错了,哪还会挑三拣四的。后来初二的时候由于我“阅读量”比较大,库存丰富,就给宿舍的女生在晚上熄灯以后口讲那些我看过的小说。我记得还讲完了好几个长篇小说呢,她们也都听的津津有味的,很喜欢呢。这些隐隐的满足感让我很充实,产生了以后讲自己的故事让别人喜欢的念头。
到了高中就读杂志读的多了,小说慢慢看得少了。也遇到不少现在已经停版了的很好的杂志。那个时候到了周六下午我们学生放风的时间,我就会去学校门口的路边书摊淘杂志看,淘到一本叫《流年》的杂志,主编是雪小禅,就是把那杂志放到现在那也是质量杠杠的。杂志的序,文章内容,排版设计,插图选择,我再拿出来重温也是很喜欢的,无可挑剔。不过还是很喜欢杂志有关编辑生活的版块,就很想去做一名杂志编辑了。
后来慢慢的想做的事也不知怎么就从做编辑变成了做外景主持人,又变成了现在的写作。我写这么多关于阅读的事情,没有怎么涉及写作的方面。但我觉得前期阅读的点滴经历在促使“我要写作”方面有很重要的影响。当然我要写作的原因和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了解自己、get一个让自己生活的技能等也都是有关的,但前期的基础——阅读——更为重要。人都是先体验再去找源头,如果开始的体验就不好,就不会有后来的寻根问底和让这源头经久不断的尝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