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之基筑城市发展之魂

城市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容器,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城市治理指明了方向。在城镇化从 “规模扩张” 转向 “内涵提质” 的关键阶段,唯有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才能在城市更新、风险防控、民生保障等攻坚战中破局突围,书写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答卷。

在新时代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工作队伍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决定着城市治理的效果与发展质量。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党员干部更应担当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设,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成为当前社会治理中的一项关键任务。

一、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筑牢干部队伍的思想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态度与行为方式。当前,城市工作队伍的素质建设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通过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干部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判断力,确保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只有让党员干部深入理解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才能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通过理论的引领,不仅让党员干部树立明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还能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城市发展尽责。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推动干部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动力和责任担当。

二、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专业化能力

城市治理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不仅需要政治素质过硬的干部,还需要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队伍。因此,提升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必须注重人员结构的优化,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首先,干部的选拔和晋升应更加注重能力与业绩的双重标准,避免“平庸者得利”的局面,确保那些真正能干事、能做事的干部脱颖而出。

三、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激励机制是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强大动力。当前,许多干部虽然有一定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和正向引导,往往存在工作动力不足、责任心欠缺等问题。因此,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至关重要。

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关系到城市治理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干部支持,推动城市治理迈向新的台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