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在想: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产生分歧?
一 观点不一致,意见不能达成统一。
二 不能明确的阐述你的观点,别人得不到合理的解释。
三 误会让彼此之间产生误判,不能客观的对彼此做出评价。
归根结底产生分歧的方式会有很多种,重要的是你怎么去善后。如果希望妥善的善后,你需要先做出客观的分析,再准备好准确的措辞,去说服对方。
如果是一起工作或共事,需要完成一项业务,结果肯定是希望尽快完成。可是大家的想法不一致,意见不能达成统一。
这时候就是你的分析力展示机会的时候了。首先大家目标是一致的,只是选择不同的方法去达到目标。当你不能验证哪种方法是最合适的,那你大可让大家分开行动,用两种方式去验证结果的可行性。
分歧这东西最介怀的是从对事不对人的层度上升到对事对人的敌对情节。敌对情节一旦产生,人就会进入感性化评判标准,客观的分析就会离你越来越远。
人不够客观,你就会让感性思维不断驱使你的行为意识。在与人结交及相处时会变的反复无常,这样会让你与别人之间难以找到相处的平衡点,大家就会越来越难以接近你。
口是心的窗口。你能够与别人交流,是需要你语言的输出,别人才能听出你语言的中心点。就像别人在向你请教电脑系统为什么会损坏啊?这时他们问的中心思想还有一个,希望从可能的原因中找出他们需要注意的事项,防止下次的操作不当再造成同样的问题。
这时就需要你的语言组织能力。你可以举例列出几项可能的原因。比如说,下载文件不注意中病毒,导致系统崩溃。或者用杀毒软件修补漏洞,删除引导文件,导致系统损坏,不能正常启动。
其实很多专业术语他们不一定能听懂。但是他们会感觉:一,你很专业。二,他们受到重视,因为你认真的解答他们的困惑。
所以,产生分歧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能分析出其中的重点,并且着重组织语言去解决要害问题。
误会的产生可能会有巧合的因素,关键是你用行动去解决误会,还是任由误会发展及加深下去。
其实问题的产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