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四川省东北部的边远山村。在那里至今流传着“打三朝”的习俗。姑娘出嫁后,生下第一个孩子的第三天至第七天内,产妇娘家人选择吉祥日子,带上三亲六戚去女婿家举行“打三朝”仪式。
仪式开始前,点香燃烛,女婿祭拜神灵和先祖。然后在堂屋门前搭上桌子“摆礼”。娘家人带上礼物在仪式上参加祝贺,并吟诵吉利语。仪式完毕,女婿设坝坝宴款待亲朋好友。
改革开放初期,在偏远的山区,贫穷像一道无形的伽锁,紧紧束缚着这片土地和人们的生活。那时候,打三朝的时间发生过变化,主家为了节省开支,在宝宝满月前或满月后,选择吉利日子将传统的三朝酒和满月酒合并起来简简单单举办。这个酒席通常称为三朝满月合宴或三朝满月同庆。因为贫穷,宝宝后面的百日无宴,周岁也无声了,草草给宝宝煮个鸡蛋或者煮碗面条就算过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大部分家庭踏上了小康之路,孩子的三朝、满月、百日和周岁等庆典也变得更加热闹和隆重,从传统家宴升级为酒店豪华宴,随礼的数额也水涨船高。这种不健康的随礼之风,不仅让亲戚关系变得冷漠,还让一些家庭变得不堪重负。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宝宝满月和百天确实是婴儿健康成长的重要节点,满月就可以出窝,满百天被称为百日,又称“百睟”。所谓“百日”寓意百岁,代表长命百岁,祝福长寿。也像征着宝宝已经度过了生理上的危险期,进入了相对安全的成长阶段。适当庆祝宝宝的满月、百日和周岁既能传递爱与期许,也能为孩子的成长注入仪式感。但是,过度的大操大办可能会给亲友带来经济和时间的压力,主人筹办也会消耗过多的家庭精力,同时也背离了传统礼仪的本质。
虽然我们离开老家快30年了,但家乡的风俗像一条无形的绳索,把我们这些游子和家乡紧紧地系在一起。20多年来家里的大小事情,要么不请客不办宴席,要么按家乡的老习俗简办。外孙儿出生后,我们按老家的风俗,给外孙儿办了满月酒,收到了亲朋好友的礼物和祝福。时间过得好快啊!转眼间外孙儿来到这个世界上满100天了。女儿女婿决定,外孙儿百天不请客、不办宴席,给他做一本成长纪念册。我认为那样很好,庆祝的核心在于传递爱意与期待,而非形式规模,我再来用文字记录外孙儿每一个成长瞬间,记录他的笑容,珍藏他的童真。
亲爱的小外孙儿,今天是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100天。从你呱呱坠地到现在满百日,就像一颗小种子在我们爱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外孙儿的到来,让我们的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记得在医院里看到他第一眼的时候,不大不小的脸蛋儿光光滑滑的,像熟透的苹果泛着健康的红晕。两只闭得紧紧的眼睛肿肿胀胀的,像两条小缝。塌鼻梁,大鼻子,小鼻孔的下面有一个闭着的樱桃小嘴,仿佛在守护着什么美好的秘密。你那圆鼓鼓的大脑袋上,还配着一对饱满厚实的菩萨耳朵,耳垂圆润如珠,与肉嘟嘟的脸蛋儿相映成趣,显得格外福相可爱。外公看着襁褓中的外孙儿,忍不住想轻轻咬上一口,又怕惊醒他来人间的美梦!
在大巴山区,一代传一代的带娃“经验”是,先把宝宝包裹好,然后再把手跟脚捆绑起来,传说那样可以让宝宝的脚长得更直。从农村来到城市后才听说,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带娃观念是错误的、可怕的、不科学的,绑手绑脚影响宝宝的内器官发育、大脑发育、关节发育。
外孙儿从呱呱坠地到今天满百天,是我们家里不包裹不绑手绑脚,让他自由自在成长的第一人,他就像一颗小种子在我们爱的浇灌下快乐成长。
这一百天里啊,我们看着小外孙一天天地变化,就像看着一颗小种子慢慢发芽,长大似的。刚从医院里抱回来的时候,外孙儿的脚脚手手就像花瓣一样柔软,轻轻一摸就能感受到幸福的味道。满月过后,外孙儿的小手如同初绽的花朵,萌萌哒的舞动。每次抓握都像在表演微型哑剧,比月子里更有力更灵动,也更可爱。两个多月的时候,白白胖胖的小手手开始乱抓啦,抓到什么都往嘴里塞。小孙儿的脚比手都还好动,像两只小鱼儿不停的游动着,让人感到无比的惊奇和欣喜。在外孙儿快满3个月的时候,女儿给他买了一架脚蹬的电子琴,刚开始,肉乎乎的小脚还没够到琴键就缩回来,第二次刚够到琴键,还没等发出声音又缩回来,第三次小脚够到琴键时,他用力一蹬听到声音害怕得快速缩回自己的小脚。慢慢的用左右两只脚去试探着触碰,去用力蹬琴键,左脚一蹬一个声音,右脚一蹬又是另一个声音,外孙儿先是短暂的愣住,继而眼睛弯成月牙,突然使劲跺脚制造更多的不成调的琴音后,外孙儿冲着我笑,仿佛在说:“外公你看,我是多么的厉害。”
记得外孙儿满三个月的那天中午,我抱着他坐在铺里看电视。因为害怕电视光伤害眼睛,就把他背部平放在席子上,我一边看电视,一边用手轻轻拍他的屁屁和后背哄他入睡。外孙儿没有瞌睡,也不哭不闹,只见他把小脑袋往左边一歪,小手手乱捣鼓,小脚丫不停地乱蹬。我对他说:“小孙儿你要干什么?”小外孙笑嘻嘻的,小脚脚蹬得更快。我想:“外孙儿是不是想翻身过来躺着,像看小福兔跳舞那样抬起头来看电视喃?”我没兴趣看电视了,眼睛一眨不眨看着外孙儿,生怕错过他每个小动作。他在席子上转了个半圆形就是翻不过来,急得满脸通红。就在他急得哭第一声的时候,我轻轻用力帮小宝宝翻过身来躺着,小家伙刚翻过身就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叮着电视,边看电视边对我笑,好像在说:“外公,谢谢您!”因为外孙儿的视力、大脑和注意力发育尚未完善,我关了电视,抱着他走出卧室高兴的对老伴说,看来外孙儿离“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日子不远啦”!
外孙儿从医院里接回来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我们叫他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满月后,小宝贝第一次迈出家门,蹬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左顾右看,满眼的好奇与惊喜。满月后的每一天都在变,成长的速度真是惊人,从踢腿到眨眼,到咿呀学语,每一天都带给我们新惊喜。两个多月的时候,我每次回家喊上一声小孙儿,他就冲着我咧开无牙的小嘴咯咯的笑起来,接着“啊呜”、“哦哦”地说个不停,仿佛在讲述一天的见闻。我凑近模仿他的语调回应,外孙儿的眼睛立刻亮起来,小腿儿蹬得更欢了。
外孙儿真的是个可爱的乖宝宝,100天来,只有奶粉兑晚了才大哭大闹。但不管哭得有多么的伤心,我一声孙儿不哭,他立马就破涕而笑了。在外孙儿的小宇宙里,我便是那唯一的星辰!外孙儿和姥爷之间的亲情如同一条清澈的小溪流淌在彼此心间,温馨而深厚。外孙儿,姥爷要以岁月为笔,以外孙为墨书写祖孙间无声的篇章。
外孙儿,你用100天的时光,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奇迹和力量。你的每一个变化,都让我们感到惊叹和欣喜。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外公外婆对你说:愿你的未来永远充满阳光,愿你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活得精彩、笑得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