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有“至善”,也有改善
我们为了改变自己,在自我追求与进步的过程中,最后,虽然达不到“至善”的地步,但是,这个过程已经使自己有了很大的改善,并且成为更好的自己。
生命蜕变
每一个蜕变的生命,都经历过“至诚”的自我修正过程。而且,一定是一个不短的过程。
至善,至诚,人格完善,厚德载物
“人格,指的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在心理学上,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
是一个人与他人相区别的稳定的统一的心理品质。”
(《王阳明心学》)
二、“八风吹不动”的故事
“八风”是佛教名词,指的是“讥、称、毁、誉、利、衰、苦、乐”八种人生境界。
苏东坡以“八风吹不动”自许,就是说,他已经达到面对别人的荣辱毁誉或者是人生中的顺逆苦乐,都能够泰然处之的境界。
但是,佛印对他这个自许,回了两个字“放屁”。
苏东坡很生气,立马去找佛印理论。
苏东坡质问佛印,为什么要侮辱他?
不应笑呵呵的问:“我怎么侮辱你了?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把你打过江来了?”
苏东坡听完,当场石化。
如如不动,自修啊
面对别人的不良评价或者诋毁,往往很容易让我们的内心掀起层层波浪。
但是,为什么要让别人来决定我们的感受和行为呢?
三、不要憎恨
有人说过,憎恨别人就像是为了逮住一只耗子而不惜烧毁自己的房子,但耗子还不一定能被逮住。
这个比喻,就是说,憎恨的情绪会让自己的身体(房子)受伤害,但恨的对方却毫发未损。
王阳明对于“生气”的3个说法:
第1,生气有个度,不可过火;
第2,怒气应该随着事情过去而过去,不可执着于怀恨;
第3,生气时,要找到自己的立场,找一个客观的视角,保持理性让心如如不动。
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的一段问答
寒山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用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四、你与自己的关系
洛克菲勒对他儿子说:“我的儿子,你与你自己的关系是所有关系的开始,当你相信自己,并与自己和谐一致,你就是自己最忠实的伴侣。也只有如此,你才能够做到,宠辱不惊。”
自己在决定着自己的一切,就看自己怎么决定,往好,还是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