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要素,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成长

——读《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语用解读》有感

      暑假里,我认真拜读了刘增仁老师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语用解读》一书,深入了解到统编教材的目标指向——重视培养以语用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在阅读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后我对语文要素的把握有了粗浅的认识。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促进语文要素的落实,应引领学生对语文要素进行分类与细化,使课堂教学目标指向明确。落实过程,不是简单地把文本语言材料拆碎、组装到学生的头脑中,也不是笼统、随意地复制、粘贴,而是基于文本实际和学情需求,细化语文要素,关注语文要素的发现、提炼与有效落实,这样学生才能有效接收。

      同时,统编版教材改变了以往教材以阅读为中心的编排体系,创新单元结构,重视表达,专门编排了“习作单元”。我们要依据语文要素,将写作知识、技巧等内容分解到每一篇精读课文中,结合“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表达,为单元习作教学助力。丁有宽先生说:“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站在语文素养的高度,智慧地把握好两者结合的策略,找准读写训练点,锤炼言语表达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统编教材中丰富的语文要素,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沃土。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研读教材,关注语文要素,紧扣语文要素,把准语文要素的横向、纵向联系,统筹安排,从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出发,灵活运用教学策略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基础。相信只要掌好语文要素之舵,就能让语文教学扬起风帆,顺利前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