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路过一家冒菜店,看似不大的店铺,人员从前台收银、服务员到后台厨师前前后后加起来竟20人有余。经过的时候,他们正站成两排喊着店铺的口号,因为他们是连锁经营的店铺模式,所以有其独有的品牌文化。领导层做这样的安排,虽然旁人看起来有些滑稽,但却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方式,通过喊口号,可以每天强调他们应该做什么,注意什么,了解自己的职责。日复一日的重复,对员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企业价值观深入他们的潜意识,其实变相看来,是洗脑的一种。
那么我想询问大家,你们认为这种洗脑,是违法的嘛?是社会所不允许的嘛?答案肯定不是,因为老板有实体店,大家习惯性的认为只要是有实体的东西,一般都不会骗人。所以这样的“洗脑”,大家都不会产生偏见。让大家对这两个字产生偏见最深的行业莫过于C销,由于它的坏名声人尽皆知,故而从它身上产生的行为让大家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要我说,这个词本就只是一个中性词,只是看用在了哪里。什么叫做洗脑,男孩子追求一个女孩儿,慢慢女孩儿对男孩子日久生情,算是洗脑。老师说读书时多用功,考取好的功名利禄未来才会有出息,这也是洗脑。其实这个词儿,真没大家想的那么邪恶。
那这个词儿来到我们的行业—V商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儿,要我说,洗脑也不过是转变自己思维的过程。有些人只是单纯的看到别人做这行业挣到了许多钱,觉得这里赚钱容易,纷纷参与进来。但同时内心里又并不是特别认可这个行业,总觉得它这个行业名声不好,不敢大胆的告诉别人自己就是一个V商,觉得自家的产品也不行,甚至对自己与人交际的能力都不自信。如果是以这样的一个状态做V商,那肯定是做不下去的。这就像是父母要求我们考公务员,但我们一心只想做个生意人。碍于父母的面子,勉强听了话,恰好也考上了公务员,但时间久了,不满的情绪逐渐在心里越积越深。终会有爆发的一天,当爆发的那天到来,就是与公务员职位说再见的时候。这一切的结果都是从最开始就确定了的,因为你不喜欢这个行业,不认可它,所以它带给不了你任何东西,它也永远无法让你感到满意。
行业的认可必须经过“洗脑”,不管这个洗脑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不要觉得这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产品效果好,特别是亲身使用之后向大家的推荐,也属于主动洗脑的方式。所以以后大家真别觉得在这个行业里被洗脑是种罪恶,这是你能够做出成绩的必经之路,没有谁能够对行业抱有疑惑却还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