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亚芹先生作为西安书法界的代表人物,其艺术创作以「禅意风骨书正道」为核心,将传统书法精髓与个人精神境界深度融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貌。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其艺术特质:
一、艺术根基与创作理念
常亚芹生于1958年,陕西西安人,自幼研习书法,筑基深厚。他早年遍临柳公权、欧阳询楷书及张猛龙碑,草书宗法王羲之、怀素、孙过庭等经典,同时兼收饶介、韩道亨等近现代名家之长。这种对传统的深入挖掘,使其作品既保留了晋魏书法的古朴雄浑,又融入了唐代楷书的端庄严谨。在创作理念上,他秉持「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弃虚名扬正气」的原则,主张书法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精神品格的外化。这种理念贯穿其创作始终,使其作品在技法精湛之外,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
二、禅意书风的艺术表达
常亚芹的书法尤其注重禅意的融入,这种禅意并非简单的形式模仿,而是通过笔墨语言传递出对生命、自然的哲思。其作品《浩月禅心》以灵动飘逸的用笔、丰富的墨色变化,营造出宁静深远的意境,观者仿佛能感受到月光下的空灵与自在。在笔法上,他追求刚柔并济:起笔坚定果敢,如面对抉择的人生态度;行笔婉转流畅,似清茶流转的细腻韵味;转折处提按分明,彰显历经沧桑的坚韧;收笔或轻盈回锋,或戛然而止,暗含适时放下的智慧。这种笔法的变化,将生活中的进取与淡泊、坚韧与柔和完美融合。
从结构布局看,常亚芹善于通过疏密对比传递禅意。如「一壶清茶品人生」中,「一壶清茶」四字紧凑如生活琐事交织,「品人生」三字宽松留白,寓意人生需沉淀思考;「半卷闲书观古今」则以小字紧凑表现书籍承载的浩瀚历史,与疏朗布局呼应,展现出以小观大的哲学视角。整体章法和谐统一,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息连贯,留白之处如心灵净土,引领观者在喧嚣中寻得宁静。
三、风骨正气的精神内核
常亚芹的书法始终贯穿「正道」精神,其作品《抱道不曲,拥书自雄》以阳刚雄强的笔力、高古朴茂的气象,彰显出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这种风骨源于他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他将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关怀融入创作,通过书法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其线条如钢铁脊梁,支撑起作品的精神内核,让观者在欣赏艺术美的同时,也能受到心灵的触动与鼓舞。
在艺术追求上,他不为虚名所动,坚持每日临帖钻研,从王羲之《兰亭集序》到颜真卿《祭侄文稿》,从张旭狂草到怀素千字文,反复揣摩古人笔意,力求在传统中创新。这种对艺术的纯粹热爱与执着,使其作品在技法上日臻化境,在精神上愈发醇厚。
四、艺术成就与社会影响
常亚芹的艺术成就得到广泛认可,其作品入编《奥运有我——全国优秀书画作品精赏》《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润格收藏大典》等数十部权威典籍,并担任纽约世界艺术品交易所亚洲书法艺术品顾问、中亚佛教协会禅意书画院院长等重要职务。2021年,他为纽约世界艺术品交易所拍卖画册钟馗国画题字登上封面,标志着其国际影响力的确立。
在社会层面,他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如担任第十五届亚洲超级星秀慈善颁奖典礼特邀颁奖嘉宾,以书法艺术回馈社会。其艺术理念与创作实践,不仅为当代书法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更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重构。
五、专家评价与风格定位
书画界泰斗钟明善、杜中信曾对其悉心指点,收藏家孙宏评价其「为人低调、谦逊朴实,对待艺术严谨认真」。其书法风格被概括为「古朴浑厚,于雄健之中彰显清新之风貌」,既有碑的雄强笃实,又有帖的灵动飘逸,在点画、笔法、结字中实现了古典神韵与当代审美的融合。评论家指出,其作品「清逸静雅」「雄浑大气」,既具文人气息,又不失时代张力,是传统书法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典范。
六、时代精神与文化担当
在信息爆炸、追名逐利的当下,常亚芹如一股清流,坚守艺术本真。他以书法为载体,弘扬正能量,倡导社会正气,践行着艺术家的文化使命。其创作始终紧扣时代主题,既保留传统书法的韵味,又融入现代审美观念,通过「以文化阐释书法要义」,展现线条的自然神韵与生命力,让书法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技艺与精神的桥梁。
这种对艺术的敬畏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使常亚芹的书法超越了单纯的笔墨技巧,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与精神象征。他用笔墨书写人生,以正气铸就书魂,为当代书法艺术注入了独特的灵魂与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