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熟悉的旋律并没有挑起熟悉的感觉,耳机里的歌声,失去了更喜欢它时的光泽。
一切又变成了原来的样子。
灰暗,失色,不悲不喜的沉默。
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事物本来的颜色,一切绚烂,都是因为我的喜欢而产生的变化。
我明白了,悲喜哀乐,都是因为我的不同,而绽放出不同的感觉。
就好像镜子里的我,是因为镜子前的我,美丽而美丽,悲伤而悲伤。
我是经行这个世界的滤镜。
一切照见的事物,都要经过我的过滤,才会呈现出我所见到的模样。
我好像理解了,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我自己内心的投射。
一瞬间,震撼,麻木,还带有一些狂喜和悲观。
难怪会看见,我所爱的人和事总是五光十色,热情满满。
我所厌恶的人和事,总是灰头土脸,黯淡无光。
难怪我会看见无数离别,我会自卑,难怪我会经历无尽痛苦,经历遗憾。
我生命中的一切,都汇聚在我。
而我,把握着生命中的一切,却不自知,不自察,不自觉。
难怪是臣服,顺其自然。
难怪要天人合一,道心无常。
我回顾曾经历的一切,就好像一场又一场电影在脑海里演绎,我看见更多可能性,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局限性。
我所谓的牢笼根本不存在。
我意识到的囚禁,只是狭隘的我自己。
天地广阔无边,人心浩渺无垠,原来是我限制了我自己。
从此之后,我所看见的一切,都回归其本来面目。
从此之后,他是他,我是我。
我收回了所有外在的投射,专注自己。
那些光华四射的魅力,就此回归原色,那些热烈如火的期待,就此平静如常。
像初春时的雨,落在地上,润养万物而无声无息。
像寒冬时的雪,洒满人间,皑皑白雪抚平世间一切异色。
我知晓,曾经,过往的我是如何看待输赢,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败落。
我亦明白,此后的我,再无任何争胜的必要。
越清醒,就越孤独。
越孤独,就越清醒。
从此追随一颗赤诚的心,去往人间最孤独的地域,重新撑起一片天地。
那里,无我,无心。
那将是一片净土。
那是人们前仆后继,无法抵达的最终之地。
我心向往之,我身体力行。
不求立刻就能抵达,但求步步为营。
从此苦是人间美味,痛是修行菩提,离苦得乐是最终目的。
一步至山顶,一念回转心。
爱与恨,都不涉猎。
生与死,都无差别。
2
把自己物化一下,就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一面透镜。
不是镜子,而是透镜。
因为,自己无法做到照见事物本来模样,更照不见自己本来面目。
如此,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所有人看见同样的事物,却总是无法一致,你有你理解,我有我的想法。
你有你立场,角色,经历,环境等等,我有我的立场,认知。
所以才会有千万种不同的观点。
所以,抛开一切只谈对错,本就是一场荒诞的表演。
人是一面镜子,最终照见的是自己,而透镜则不然,照见的不过是扭曲的自己,扭曲的世界。
当我明白了这一点,我就知道,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多么的不靠谱。
自己的所有经历,都不过是一次又一次扭曲之后的产物。
所以,正见是多么重要。
看不见的真相,扭曲的事实,会摧毁一切。
当把自己物化之后,一切人的态度、情绪、感受,就变成了无法立足的虚拟。
好像缭绕的烟雾,又好像天上的云,时刻变化不定,无形无体。
至此,便能理解,自己事实上是被这些无形无质的东西控制着。
我们,可能连自控都做不到。
全凭情绪生活。
那么,自己又在哪里呢?
你觉得,物化的自己还是自己吗?
从生到死,大概也极少有人能够找到真正的自己。
会因为害怕、恐惧,而退缩。
会因为迷茫、痛苦,而逃避。
会因为执着、冷漠,而固执己见。
会因为胆小,畏惧,而拖延。
其实,种种原因,种种理由,都只是因为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
做着不喜欢的事情,忍耐不喜欢的感情,讨厌却不敢开口,逃避却不敢面对,明明有能力却还是以为忍让退缩,明明很强大却又敏感自卑。
就好像,蜷缩在胜利的角落里,不敢迎娶那属于自己的目光。
于是,连带着一生的勇敢,一起埋葬在阴暗的角落里。
值得吗?
扪心自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