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灵参炖鸡
母鸡1只,乌灵参100 g,酒、姜、葱、味精各适量。将乌灵参用温水浸泡4~8小时,洗净,切片;母鸡去毛杂,放入沸水中氽片刻;纳乌灵参于鸡腹中,放入沙锅内,清水淹没鸡体,调味,旺火煮沸后,改文火炖至鸡肉烂熟,调入味精、食盐服食。乌灵参具有安神,止血,降血压之功效。

茯苓饼茯苓、大米、白糖各适量。将茯苓、大米研为细粉,加白糖拌匀,清水调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极薄饼服食。疗程自定,随意服食。茯苓具有养心安神、健脾补气、调理痰湿、补中健胃、抗肿瘤、促进造血功能等功效。茯苓还含有钾(58毫克/100克)、铁(9.4毫克/100克)、钙钙(2毫克/100克)、镁镁(8毫克/100克)、锰(1.39毫克/100克)、锌(0.44毫克/100克)、铜(0.23毫克/100克)、硒(4.55微克/100克)等矿物质及维生素B2(0.12毫克/100克)、烟酸(0.4毫克/100克)等微量元素。

茯神麦冬瓜鸭汤1白鸭1只,茯神、麦冬各30 g,冬瓜500 g,调料适量。将鸭去毛杂,洗净,诸药布包,纳入鸭腹内,加清水适量煮沸半小时后,加入冬瓜块,煮至肉熟瓜烂时去药包,食盐、味精调服,分3~4次服食。
茯神有渗湿、健脾、宁心等功能。用于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泄泻、心悸、眩晕。
1山药百合炖白鳝白鳝250 g,山药、百合各30 g,调料适量。将白鳝去肠杂,与山药、百合同放盅中,加清水适量炖熟后,食盐、味精、米酒、米醋等调味服食。山药清热解毒、补脾胃亏损,治气虚衰弱、消化不良、遗精、遗尿及无名肿毒等。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

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治虚损之功效,民间用以入药,可治疗虚劳咳嗽、湿热身痒、痔瘘、肠风痔漏、耳聋等症。黄鳝头煅灰,空腹温酒送服,能治妇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药,兼治臁疮,疗效颇显著。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衄(鼻出血);特别是外用时能治口眼歪斜,颜面神经麻痹。有人说“鳝鱼是眼药”,过去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吃鳝鱼有好处。常吃鳝鱼有很强的补益功能,特别对身体虚弱、病后以及产后之人更为明显。它的血还可以治疗口眼歪斜。祖国医学认为,它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医疗保健功能。

党参羊肉汤党参30 g,羊肉250 g,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极薄片备用。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党参及葱、姜、椒、米酒、米醋等,煮沸后,再下羊肉片,煮至羊肉熟后,食盐,味精、大油等调味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