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很简单,DISC双证班不简单

作为一个在跨国公司工作多年的老HR和职业讲师,我一直以为DISC不过是N多测评工具的一种,还是挺简单的一种。但自从我成为DISC双证班F67期学员后,我改变了自己的认知: 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把简单的工具用到极致就是不简单,把简单的学习变成共创社群就是不简单,把学员变成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更是不简单!

当你看到这张照片时,我相信你会张大嘴说“哇塞~”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一个培训课程在3年多的时间里发展成一个有生命力的社群,而且不靠业务人员靠口碑;又是什么让学员如此投入于社群运营中,不求利益回报? 那一定跟大家长李海峰老师有关!

正如企业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一样,这样一个“丧心病狂”的社群肯定也有自己的文化和基因,而这些基因一定跟创始人有关。出于职业习惯,我开始琢磨下图这个人,他的DISC图谱长什么样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首先我认为他的C应该比较高,因为只有追求完美的人才可能做出如此富有设计感的课程和社群,才能关注那些细节和流程的精准度,亲自给学员挑笔记本。

其次,他一定是高I的,因为只有高I的人才会毛孔里都透出Caring,才会用心打造学员体验感,小到一句关心的话,再到各种礼物,大到各种硬推(宣传老学员),才会认真兼顾各类群体的差异化需求。

D应该也蛮高,一个做大事业的人除了有大格局和使命感,还要有坚毅的品格和坚定的目标。他的举手投足间,无不透露出坚定的力量。

再说说S,我认为这是他四个因子中最低的那一项,从语速和行动的速度可窥一斑,脑洞大开,不断创新。但同时,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他对他人的Supportive。

最后我想说,每个人都有DISC,每个人都可以发挥DISC的风格优势,做自己的四面佛。李海峰老师做到了,我们也可以做到,你相信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感恩遇见可爱的助推米拉Mira和一群有趣的灵魂,跨越代际,跨越职业,跨越性别,彼此打开,用心学习! 未来已来,让我们一起携手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周日,早上滴了几滴雨,给闷热的天气带来了一丝凉意。 上午收拾好出门,去咖啡厅见朋友。距离上次见面,已经几个月过去了...
    鱼小哆阅读 1,710评论 7 13
  • 记大迪迪来我家的一天,第一天住下了,还去跳了广场舞,好困哦,我觉得现在放下手机就能睡着,看着图一时候,也是我大一时...
    亲爱的迪di阅读 21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