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时光

十六岁,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年龄,儿童和青年的阶段,我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十六岁这个尴尬的年龄。

不可否认,父母是爱你的,是为你好的,可他们爱你的方式方法往往不是那么的正确。

我的童年时期,似乎没有什么影响非常深刻的事,有的只是一套又一套的卷子,做不完的练习题,写不完的作业,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人头地,以后过上好日子呢?

童年时期的我,一直和父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几乎一周回来一次,我最期待的是每周回来的母亲,最不想的也是每周回来的母亲,那时的我,犯了错都是母亲护着我,所以我希望她能一直在,可每周和她一起回来的,还有写不完的练习册,做不完的卷子,小学时候,似乎也觉得没什么。可渐渐到了初中,十三四岁的年龄,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想法,或许是因为射手座的原因,又或者是自身性格的问题,我非常,非常的希望可以自己独立生活,可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初一的时候,认识了一个老师家长眼中的“坏孩子”,真的很羡慕她,似乎她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而她的父母,似乎也是无条件的支持她,从她的口中,我到了另一个自己从来没有去过的世界,那里没有做不完的套卷,写不完的作业。有的只是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可我还没来得及去到那个世界,便转到了另一所学校,开始了我初二的生活。

  初二的时候,我便开始了住校的生活,懵懵懂懂的感情,因为没有很好地引导,我便认为那个男孩子,是我这一生“爱”的人,可儿时的感情,能持续多久呢,不过是新鲜感和占有欲在作怪罢了。或许是因为我的母亲对这些感情的不重视,和父亲也没有过多的交流,所以遇到一个有点好感的男孩子就去谈爱。现在想来,倒也是好笑。

初三学习的压力在一瞬间变大了许多许多。不光是母亲,就连自己,也因为忽高忽低的成绩把自己弄得非常的焦虑。中考的时候,并没有发挥得多好,仅仅是考上了一所非常非常普通的高中。

可这所有的一切,在那个六月,全部变成泡沫消失了。或许是因为中考的焦虑并没有完全褪去,以及那时母亲过于的在乎成绩而导致我离开了家。对的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任性的离家出走,离开了自己生活了16年的那个熟悉的城市,去了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开始了全新的生活。离开家的那半年,我似乎过得非常自由,是我一直向往的那种生活。独自生活,看着四季交替,漫无目的的漂流,听过繁华喧嚣的声音,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与太阳挥手,同海鸥问候,爱天爱地的四处风流。偶尔心中闪过对 父母的愧疚。最开始,那种心情只是偶尔出现,可越来越接近春节的时候,那种心情便愈发的强烈。以至于晚上会经常性的做噩梦,梦见孤零零的父母在家冷冷清清的过年,似乎还隐隐约约的能看见母亲眼角的泪水。

随着这种心情愈发的强烈,自己想回家的欲望亦强烈起来,在快过年的那前几个月,我回到了家。许是这半年的离家出走,让父母改变了许多。他们不再限制我的自由,虽然偶尔依旧会唠叨几句,但也不会像之前那样强制性的限制我的自由。

其实相比在家的日子,我依旧喜欢去外面走走,只是,和上次不一样的是,我不愿太久的呆在外面,而更希望在自己疲惫的时候,会有去外面游玩的时间,能让自己在喧嚣的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片刻的宁静。

这篇文章没有过多华丽的修饰,仅仅是为了纪念我那时任性的青春。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喜欢装13的伪文青年。 下班,晚八点,背着小相机蹭蹭蹭,我要去锦里拍灯笼。 想象是街道两边都是红灯笼,街上就我一个...
    云来书信阅读 175评论 0 0
  • 人活得久了,总会不时地见到一些不太能理解的事情。比如学校里的体育课要用来补数学;比如上级的暗访要热烈欢迎;比如垃圾...
    启愿阅读 393评论 4 5
  • 人与人之间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经过彼此的认识和了解,就容易产生情。此时的情,是一种情感,一种对对方的表现有强烈的期...
    在水一方zdf阅读 526评论 0 1
  • 你说 也是??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
    南风软件阅读 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