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仿
就是找到你的榜样,而且要详细地去研究你的榜样。
研究到什么程度?
就是他做成一件事情的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你能弄清楚的环节和细节,可以自己去操作模仿。
首先,不管做什么,不要蛮干,不要低品质的勤奋,要学会通过策略分析更好地去工作、学习、做事;其次,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你个人成长的战略定位是什么,你应该扬什么长、避什么短;最后,要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不要轻易给自己答案。
2、早起+固定日程
早起是一天中难得的不被打扰的独处时光,这个时候你可以固定搞自己的早间日程。例如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喝杯温水以后,就会立即开始运动和听播客。然后洗漱吃早餐,8点钟准时上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常常感到焦虑和有压力,其实这时候是你最需要安全感和掌控感的时候,只要你立即行动,去做小而具体的事情,增加对生活的掌控感,你的坏情绪就会消散。狂做别想,立即行动,效果立竿见影。
钝感力是最顶级的能力
钝感就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
具备有益的钝感力,指的就是拥有迟钝而坚强的神经,不会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而产生情绪上的波动
好的情绪难能可贵,不要让无关紧要的人来消耗你,更不要拿自己的情绪价值去喂养别人。我们要有不解释的能力。
阅读,阅读是性价比最高的成长方式,没有之一。
一个人一生该坚持的习惯,就2个字:读书。
我永远记得,赫尔曼·黑塞说过的话:“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诚不欺我,一遍遍告诫我们读书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没有机会去行万里路,那我们就去书里寻找这个世界的路。阅读不能能让我们提升个人成长,还能培养我们的气质,开拓眼界,提升认知,总之去阅读吧,大量的阅读,你的所有焦虑迷茫,书中都有答案
5、"72小时定律"
行动管理领域里有一个“72小时法则”,当你决定要做某件事时,一定要在72小时内开始去做,否则很可能就再也不会做了。
立即行动,想到就去做,成长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我们不可能经过一次锻炼就变好,但是变好的过程需要每一次锻炼。昨天小漫就和老公带着孩子去爬了镇江圌山看日出。夜里两点半出发,4点到达,5点多一点爬到山顶。还遇到了在半山腰弹吉他唱歌的文艺青年。从扬州到镇江还坐了大渡轮,下山以后吃了镇江的长鱼面,这些风景,这些美食,这些人和事,在家里是看不见的。
6、复利思维
《自由之财务自由之路》的作者费舍尔曾说:实现财务自由的奥秘就是靠复利,他的原话是”如果你了解复利的力量却不为了实现财务自由而运用它那么这就是不负责任的忽视。”
从这个角度来看,贫穷不是美德而是无知。复利思维除了运用在财富上,在个人能力,自律养成,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复利三要素:时间,本金,收益率。本金可以不高,收益率也可以不高,但是只要时间达到一定积累,就会产生报发性的惊人效果。理财如此,学习也是如此。
7、二八原则
把80%的精力放在关键的20%的事情上
事情有轻重缓急,最主要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比如小漫在备考职业资格证书时,只需要做两件事:背案例和吃透真题,关键的20%拿下,剩下的利用好时间,持之以恒地去学习。完成一个目标,先去完成那件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事情都排在之后。
8、投资自我爱好
花钱投资自我爱好,尤其是一些成长型的爱好。从0到1长期坚持,带来正反馈,滋润作用的爱好,能让你积极体验正能量,甚至带你走出困境,很多人觉得投资爱好等于烧钱。我只能说你目光太短浅了,因为你的爱好很可能成为你的闪光点,关且在关键时刻帮助你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