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到这个时候,还不知道几点可以下班,趁着中途的时光,看完一本书,没有太精妙的文字,平凡但不失真诚,算一本不错的书.
书中的几个段落还是让我有很深的记忆.讲到了时间管理是一个人终生的学习要求,这个对于现在这个年纪很是受用.
时间过得很快,我常说,回头一看,我已经出来工作快十三年了,这是一个长时间,中间经历了很多事情,但回头一看,也觉得很短,依稀还记得我离开家门的那天早上,下着很大雪,北方的冬天总是很冷,爷爷早早起来为我烧火,我们一起坐着聊天,他说了一句话,我一生都记得”宜勤天下无难事”,只要你肯努力,你的生活一定会变得好的.同时他还说我们这次分开,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这句话竟然被他说中了,这就是我们在生命活着时候的最后一面,我们再也没有了聊天,往昔的记忆时时涌上心头,可惜了,他最爱的孙子,也没有能在清明去上柱香,我算不得一个好孙子.
一过就是这么多年,真的让我感觉到了”十年弹指间”,现在年近三十了,时间对于我来讲,就是最大敌人,他比我跑得快太多了,我需要去追赶,再不追,就真的来不及了,真验证了那句老话”三十年前睡不醒,三十年后睡不着”.
另一个问题就是,合理的管理自己的时间,我想起了<长尾理论>中讲的另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的资源极为丰饶,给了我们无限的选择,每天有海量的信息,从传统的报纸,电视,到手机等等,不断的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每个人逐渐变成真正的个体,不断在自由的空间里发挥自己的才能,所以信息量大到超出了我们的脑容量,我经常开玩笑说”我的带宽不够了”.其实这也是一句真话,所以我渐渐就得了”老年痴呆”,很多事情不记得了.
这样大量的信息,我们有无数种选择,我们就真的自由了吗?我想起一个很简单的画面,一对情侣来到餐厅,服务员问”吃什么”,两个人翻着手上的菜单,却半天说不出来,为什么,就是选择太多了.当然也不是说,选择多了就是坏事,但量有一个问题,就是选择中我们真的找到想要的了吗?合适吗?但似乎很难找到准确的答案.
常想,不管信息如何丰饶,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也就是自制,我坚定的认为,自由与自制是一对双胞胎,没有自制,就无从谈论自由,看起来很矛盾,但细细想来,真不是这样,不管人生如何发展,是高还是低,是成功还是平凡,一个自制的人,内心世界应该是富裕的.
此书的另一个片段就是:活在当下,因为在当今的世界里,时间是永恒向前的,至少目前最顶尖的物理学专家,也没有办法真正证明时间可逆.也许将来会,但还是相信当下.那么,当下一定是最重要的.过去的已经消失在地平线以下,从心理学上分析,过去的只记得最快乐的部分.未来,一定有希望,有方向,但毕竟还是在未来,当下的每个决定对于个人的很重要,这个重要度不是一维,是多维,但一样,他是不可逆的,也只能向前发展,所以说吧,现在的生活是最重要的.人的一生,没有遗憾的很少见,大多数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深藏在心底,成就了记忆,偶尔还想去追忆,但尽量少些遗憾,生活是不是就更加美妙一些.
还有一个片段我一直也在深思,那就是富裕自己的精神世界,很多人在思考,也有很多人没有思考,或许我也没有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精神世界,至少个人是这个理解的,精神世界就是自己的情绪库,包括悲伤,欢乐,幸福等等,可能还有一部分无法有词汇来描述.但生活中很多时候,精神世界是贫瘠的,一片荒芜,没有生机.最为简单的就是,如果离开了朋友圈,会不会失落,离开了手机会不会无助,但从不否认打游戏是一种荒废,可能这种精神的富饶很短暂,无法长时间停留,无法生根发芽,只能一次次往复循环.
要找到一片精神的肥沃土壤,其实也不难,在自己家庭,物质,工作以外,可以找到一个所爱的东西,也许就找到了那片土壤,简单来讲,就是真正的兴趣,如果再大一点,就是有一个梦想,向着梦想的方向去努力,去前行,不为身边的客观环境所干扰就好.但有没有纯粹的土壤呢,我想到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至少在目前有限的认知里,很难.
自己很感谢有这个空窗时间, 在等待中可以读上一本好书,写上一篇小文,就像看到了万千世界,很是美好.这个过程中很是平静,很是舒适,一种清茶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