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30

自尊由三部分构成:自信,自我观和自爱。

自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家庭在儿童时期给予我们的爱以及情感的滋养。因为缺乏家庭的爱而导致缺乏自尊是最难补救的。会令他们经常与人发生冲突或者无法成功的建立人际关系。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待是积极的,它会成为一种内在的力量,让人经受住挫折考验,达成最高目标。

无视孩子的疑虑和不安将使他日后在自尊心方面极易受到打击。

自信需要行动来维持和发展,平日里的小小成功对于我们的心理平衡是必需的,就像食物和氧气对于我们保持身体健康一样必不可少。

自信要通过言传,更要通过身教。孩子知道通过成年人的行为而不是言语来判断大人们的真正想法。

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自信,观察他在出乎意料的新情况下,重要的场合里或是在做事遇到困难时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就能找到答案。


自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尊重自己,听从自己内心的需要和欲望)无疑会让人对自己有一种积极的评价(相信自己的能力,对未来有愿景),接着会对自信产生积极的影响(积极行动,对失败没有过度的担心,也不过度害怕别人的评价)。

有时候在某些人身上,这些东西彼此分离。

以消极的自我为例子,此人只有表面的自信,一旦出现严重的阻碍或者长期的问题,他的自尊就瓦解了。

缺乏自爱,此人成就非凡,因为他对自己的期待特别高,一次情感上的失败,就能让他以为己被永久埋藏的怀疑和情节再次浮出水面。

此人接受了完美的教育,父母把他保护的太好,不曾让他经历或早些面对现实。尽管他得到了很多的爱,但他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始终心存怀疑。


自爱的益处 情感的稳定,与其他人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能够忍受批评和拒绝。

匮乏的后果:怀疑自己有被他人欣赏的能力,坚信自己达不到别人的要求,自我形象较差,即使取得实际的成功。

自我观的益处 有野心和目标,能忍受挫折和不顺。

匮乏的后果:做选择时不够大胆,依赖别人的意见,不够坚持自己的意见,从众。

自信的益处  能够迅速轻易地采取行动,能够忍受失败。

缺乏的后果:拘谨;犹豫;放弃;没有毅力



自尊的养分

感觉被爱+感觉自己有能力

感觉自己被人爱(被欣赏,同情,受欢迎,被人渴望等)

感觉自己有能力(表现好,有天赋,能干等)

无论在什么领域,我们都期待这双重需求的满足。

只有其中一种得到满足并不能完全达到我们的期待;被爱而不被崇拜和尊重令人感觉耻辱,得到了尊重却不被欣赏则让人沮丧。

较低的自尊在任何需要谈论自己并把自己推销出去的情况下都是一个巨大的缺陷。比如应聘面试的时候或者追求异性的时候。

自尊较低的人的确很可能根据周围的人或者说话的对象来改变他们的说法。

他们对于社会赞许的担忧常常会影响他们明确表达个人观点。

在他们看来,个人观念的有效性永远不如谨慎来的重要。



自尊较低 

感觉很难认识自己 

用比较中性的方式谈论自己

用模糊不定的方式描述自己

对于自己的说法有时候前后矛盾

对自己的评判不稳定

对自己的评判有时候取决于环境和谈话对象

缺点:形象模糊不定

优点:根据谈话对象选择措辞


自尊较高

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楚

用很肯定的明确的方式谈论自己

用积极的方式描述自己

对自己的说法前后基本一致

对自己的评判比较稳定

对自己的评判不受环境和谈话对象影响

优点:形象鲜明稳定

缺点:太过肯定和简化,有可能招致某些谈话对象的不喜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