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进一家书店的时候,你会首先到哪个区域呢?是正对着大门口的“新书热卖”区,还是天文地理,政治金融?当然,有人可能会直接走到推理小说区,拿到东野圭吾的最新作品;也有人可能会迅速走到儿童画册区,买走心仪已久的几米全集。但是,如果你还没有明确想买的书籍,那你最先会走到哪一个区域呢?很多人会去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区域,但到了自己喜欢的那个书架下面,你又会先看哪一本书呢?
这是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不管是视频图片还是图书新闻,我们都太难以去快速地筛选过滤有效信息。就像我们看一本书之前,无法知道这本书的内容是否适合自己的胃口,语言是否满足自己的喜好。又总不能先看半本的内容再决定要不要继续看下去,书店店员大多只会告诉你这本书的价格而已。
导读,一般指每本书的前言,它是个让你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对作者和写作背景作出一定了解的部分。我在思考,为什么就没有“图书导读员”这样的职业呢?导读员能根据你的个人喜好和阅读习惯,来给你推荐适合你阅读的好书,并且给你作一个简短的本书思想内容介绍或者“一句话书评”,也许这样你就再也不会因为《鸡皮疙瘩系列》而错过《月亮和六便士》了。
于是我大概地了解了一下,一些地方似乎也许还是存在“图书导读员”的。现如今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种是“导读志愿者”,就是指一些高校组织学生团体到市图书馆作一些名著宣传活动,或是在大学图书馆里向同学们推荐一些好书。这类导读员的大致工作其实就是告诉你《基督山伯爵》和《简·爱》其实是你人生的必读书目之一,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又是如何表达和平与爱的真谛。然后拿到社会实践活动学分,走人。我觉得现在很多大学教师更符合这一职业特点,尽职尽责之处在于还会把课程教材分章节给你“念”一遍,这样做往往比职业导读员还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当然,我们不能把这些大学教师叫做“导读员”,就像你在中国大陆的水果店里很难买到凤梨一样,因为你只能买到菠萝,称谓换了,吃起来的味道就变了,尽管它本就是同一样东西。
第二种是“儿童导读员”,就是指一些专门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人员,在幼儿园或者小学里,带着小朋友们看一些图册和童话寓言类书籍。毋庸置疑,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导读员”。但事实可能不是这样,一些父母会把买来的儿童寓言当作孩子的“睡前故事”,先通篇给孩子读一遍,然后再将自己对这篇寓言故事的所谓理解强加给孩子;还有一些父母比较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习惯,所以买来一堆故事书往孩子房间一放,就撒手不管了。关于“儿童导读员”,在欧美有很多国际公益组织每年派幼教专员去到非洲贫困国家发放一些儿童图书并进行导读工作。所以相比于第一种,我认为这一类至少还有些慈善性质。
总之,虽然现在很多地方都有以上两种导读人员,但“图书导读员”还不是一个系统化普及化的职业,它依然等待我们去开拓和发展。我们究竟为什么需要“图书导读员”呢?我大概总结出以下五条理由:
1.现今书目繁杂,书籍内容涵盖面广,我们需要高效地进行选择;
2.导读工作能让我们对书籍带着一定的了解开始阅读;
3.导读员能根据我们的阅读喜好来推荐适合我们的书籍;
4.导读能够激发更多人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
5.导读不会让我们遗漏真正对自己有价值的好书。
但又是为什么,这个职业现在暂时还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呢?我发现了以下三大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导读员的制约。现今一些城市的图书馆里,安置了一些设备,让人们可以在电子平台上面选书,“信息图书馆”里面对馆内藏书的出版信息,作者背景和内容简介都有较完善的数据存储。“信息图书馆”的应用方便了人们选择阅读对象,甚至很多书店都开始使用这种技术设备。而我们的手机里,也推出了相关的应用程序。确实,有了信息化的设备,我们就不需要花费人力物力去培养“导读员”这个职业了。它既不符合市场需求,也做不到高效快速地数据整理。换句话来说,一个app就能解决的事干嘛非要人来解决呢?就像我们每个人,以后都可以通过VR来旅行一样。
第二个原因是读者之间的差异性对导读员的制约。俗话说,一千个读者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者哈利波特。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方向和理解程度不同,有可能你按读者大致喜好给读者推荐了一本书,但他看完后发现他并不喜欢这本书,因为你对书籍的理解和别人对书籍的理解不尽相同。比如说,现实主义者对《桃花源记》的解读往往会让浪漫主义者大吃一惊。
第三个原因是人们自身对导读的排斥反应制约了导读员的发展。为什么我们到电影院看电影之前不需要“导看员”先给你噼里啪啦说一通呢?因为我们怕“剧透”。所以,也许图书导读员能够给你简略介绍书籍,但同时也会打消你的好奇心,就像很多人读书不喜欢看“前言”或“编者的话”是一个道理。当然,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导读员是不会通过所谓“剧透”来简评一本书的,就像一篇优秀的前言里是找不到故事内容的。
我们也许需要导读员,也许不需要导读员。其实,导读员这个职业的存在与否我们已经不用深究,该说的我想我已经大致阐明一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