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即生命",这个标题于我而言可能略显宏大。本人才疏学浅,对大多数现实之物仍属一知半解之态,若企图用几千个语意不通的汉字就想窥见近现代历来物理学家哲学家都难以剖析的问题,未免有点弄巧成拙。
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仅代表自己的观点写文也未尝不可,只求情真意切,不落窠臼。
马克思主义认为,时间具有一维性,特点是线性向前且不可逆。早在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得出了相似的结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倘若扬扬洒洒地引用名家大师关于时间的警句,难免有些生硬死板,此番写文也并非要灌输任何毒鸡汤,大可放心。
最怵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滴答滴答,每下移动都表示寿命的缩短,看着日历一页页地撕下,每次撕下也表示寿命的缩短。因时间即生命,每个人都爱情生命,视若珍宝,但鲜有人珍惜时间,弃如蔽屣。
如果想在有限生命中做点什么事,学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他人,使生命有所意义,不虚此行,那么切莫浪费光阴
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受困于现实,磨平了棱角,很少有人能积极不懈地善于利用自己的时间。
我自己就是个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人。我少打游戏,少刷短视频。不追剧,不追番,一年中难得几次看电影。也少有打球,一周跑步两三次。有人问我:“那你时间都用在哪儿了呢?”我回答不上来,于是自省。
除了必要的人情及聚会,我的时间好像大多浪费了。似乎许多事都兴兴而起,惰惰而终,且循序渐近地结束,并非难度过高而放弃。总是想着等会也没事,不做也没事,于是终焉停滞不前了。也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开始,结束了也不会对现状产生多大的影响,那就结束吧。
培养了许多兴趣爱好,也都是半瓶水晃荡,说得好听叫广泛涉猎。小时经常跑闹,练就一身体力,长跑比赛也曾拿过奖,后来仅成兴趣,课后之余跑一跑。曾练得一手好字,但如今仅能保证端正像样。上课摸鱼转笔,现在也可消遣。花费小笔学费练习街舞,甚至占据了几乎大半大学时间,最好成绩仅是度过海选。诸如此类,罄竹难书!
最难平的要属成绩,削尖脑袋考上了普通双非院校,但专业课成绩又不尽人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我应该集中精力,读我想读的书;应该利用时间,写我想写的东西,但我没能这么做,那些大把时间都稀里糊涂地混过去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作为一个学生,一个学习者,书不可不读。我年近如此才知读书自修的重要性,我阅读,写体悟,但恒心不足,时作时辍。现已临近毕业,仍有工作计划,假使早些年鞭策自己,如今也会收获颇丰。若待年老力衰,力不从心,则确然悔之晚矣。
想写的东西太多,而见识短浅,提笔忘字。话到嘴边就是出不来,要等到阅历丰富、文辞优美再动笔,却怕已无今日之感想。
不过我仍年轻,还有大把时间可利用。故妄言之,何时开始都不算晚。
薄唇微启终是欲说还休,懈怠中荒芜了几度春秋。
